调包计@宝钗李代桃僵,冒充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真实的调包计,是互换生死

宝钗李代桃僵,冒充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真实的调包计,是互换生死
林黛玉和薛宝钗这对姊妹花很奇怪,你说她们是情敌吧,她们在第42回中,却尽弃前嫌,成了好姊妹,在金陵十二钗中,连她们的判词,都是合二为一;
你说她们情同手足吧,结局却是林黛玉惨死,薛宝钗嫁给了黛玉的红颜知己贾宝玉。
在高鹗续书中,宝玉到了该提婚的年龄,贾母和王夫人等都中意知礼、稳重的薛宝钗做宝二奶奶,只因为袭人提醒,宝玉和黛玉的感情很深,如果宝玉知道娶的不是林黛玉,会加重痴病,因此在王熙凤的谋划下,设置了调包计。
调包计能成功,有个重要环节就是隐瞒,以假当真。
在王熙凤设的调包计中,隐瞒的只有宝玉一人,宝玉在痴傻时,娶了宝钗,生米做成了熟饭,宝玉只能被动接受,调包计自此完成,在宝玉大婚之时,黛玉魂归太虚。


调包计@宝钗李代桃僵,冒充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真实的调包计,是互换生死
文章插图

高鹗的续书,与原著的风格和伏线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但这个调包计确有一定的合理性:黛玉和宝钗是调包了,不过宝钗不仅顶替黛玉嫁给了宝玉,而且彼时黛玉已经死了,宝钗却用自己的名义将黛玉下了葬,真的宝钗顶着黛玉的名义嫁给了宝玉,何其恐怖! 1、秦可卿是两个人的合体:
在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介绍秦可卿是乳名兼美字可卿,其形态是“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秦可卿在贾母的眼中,“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袅娜纤巧说的是黛玉,而行事温柔和平,说的是宝钗。
为何秦可卿是黛玉和宝钗的合体,这是个问题。
【 调包计@宝钗李代桃僵,冒充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真实的调包计,是互换生死】 2、宝黛判词合一“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宝玉在薄命司看到的金陵十二钗判词和十二支曲,是十二个千金小姐命运的判决书。但宝钗和黛玉的判词很奇怪。宝黛的判词是合二为一的: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宝钗和黛玉的判词,第一句写的是宝钗,第二句是黛玉,第三句是黛玉,第四句是宝钗。


调包计@宝钗李代桃僵,冒充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真实的调包计,是互换生死
文章插图

从诗歌的创作上来说,本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第一句是宝钗,第三句也应该是写宝钗,第二句是黛玉,第四句也是写黛玉才对,但这里却反过来了,为什么?因为在80回后的某个时刻,宝钗和黛玉的身份调包了。这和高鹗续的调包计有点像,但笔者认为,高鹗的调包计还是太敷衍,黛玉和宝钗调包,是黛玉死后调包的,“玉带林中挂”和“金簪雪里埋”两句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不是“玉带在林中挂着,金簪在雪里埋着”,而是因为玉带在林中挂着,所以金簪埋在了雪里。


调包计@宝钗李代桃僵,冒充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真实的调包计,是互换生死
文章插图

什么意思呢,把“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倒着细读一遍,是“挂着林黛玉”,“埋着薛金簪”,“宝钗”,“钗”就是金簪的意思。因此这句的意思是林黛玉在林中挂着——吊死了,结果埋葬的却是薛金簪——薛宝钗。《红楼梦》十二支曲中,宝钗的曲子词《终身误》,始终都是一句宝钗,一句黛玉:“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
为什么宝钗的判词始终离不开林黛玉?是因为死的黛玉,埋的却是宝钗,宝玉娶了名义上的黛玉,实际上却是薛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