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设想贾元妃召见贾宝玉问 “你想娶谁呢 ”, 他敢亮出林黛玉吗
端午节,贾元春赐礼于贾宝玉与薛宝钗,暗含接纳薛宝钗的意思,那么好,当袭人告诉宝玉:“老太太说了,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恩呢。”宝玉道:“自然要走一趟。”我想,要是贾宝玉进宫谢恩时有了和元妃谈心的机会,虽然我觉得,这种机会不大可能有,他们会谈什么呢?父母和儿子在选择儿子配偶的问题上有不同意见,这种事也常常发生在现代家庭。一般情况下,父母会耐心地向儿子说明,娶林黛玉型女子的不合适和娶薛宝钗型女子的优点。父母为了儿子的前途和终身幸福,一定会坚持到底的。
文章插图
我想,如果元妃要是有了和贾宝玉谈心的机会,她一定会把娶林黛玉不合适的道理和娶薛宝钗的优点,向贾宝玉做耐心的说明。而贾宝玉软弱的性格和他上不了台面的理由(自由恋爱),使他只能唯唯诺诺的点头称是。许多家长不同意子女婚姻选择的原因是她们对子女的至爱。我想,元妃也是如此。元妃是一个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她选择薛宝钗也说明了这一点。我想,元妃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明明正确的想法。元春自然希望宝玉好,但元春也不是个推崇恋爱自由的人吧?元春思想正统,但也不是卫道士。比较会让她倾向宝钗的,主要是王夫人的倾向。只要王夫人在元春暗示宝钗性格为人比黛玉好,就足够她顺从王夫人的意愿了,并竟是母亲啊!至于贾母和宝玉的意见,还未显明,元春也不好直接询问的。你可以设想元春召见宝玉问:“你想娶谁”吗?宝玉也不会那么唐突的把自己的恋情大白于姐姐面前。何况元春也未必会把这种“小孩子的早恋”放在心上。认为冷几年说不定就好了。至于宝黛那么轰轰烈烈死去活来,那只是我们读者清楚,最多贾府里明眼人看出,谁会去告诉元春啊?所以元春只会当作小孩子家的两小无猜,不会算数的,她考虑的还是宜室宜家。
文章插图
我认为,宝玉根本不可能直接见到元春。元春省亲时曾哭道,“把我送到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如若连弟弟在端午节的时候都能畅谈的话,何谓“见不得人”?后面元春病重危及生命,贾母、王夫人等女亲也只见过两次而已,贾政都不能长谈,何况宝玉?在这种情况下,最有可能的是宝玉进宫谢恩,也仅仅是磕头谢过而已,或者只是一种说法,并没有真正见到元春,更不可能长谈了。再者说,在婚姻问题上,宝玉根本就没有发言权,只能接受而已,除非像薛蟠这样没了父亲的,否则自己做不了主。即使有机会,姐弟两个人也不会谈到婚姻问题上去。如果宝玉自己做得了主,宝黛怎么会时时刻刻不”放心“呢?宝黛的悲剧在于封建家庭的婚姻包办,宝玉还是黛玉,对于自己的人生伴侣,都是没有权利发言的。
【 黛玉&设想贾元妃召见贾宝玉问 “你想娶谁呢 ”, 他敢亮出林黛玉吗】
文章插图
话说回来,贾元春也不能直接赐婚的,她又不是皇帝。只能做做暗示,真正拍板还是父母。不过贾政肯定是听贾母的,而且他本来也会偏向黛玉。王夫人是挽不回大局的,因此从凤姐到兴儿都敢认定将来准是黛玉。但是就算成了,王夫人心里不满,作为婆婆那是太方便横挑鼻子竖挑眼了。所以老太太只能被动等着宝钗先嫁,减轻自己故意的嫌疑。从宝玉“自然要走一趟。”这很随意的口气看,宝玉知道这次去不过是很平常的应景之举,不但不能见到,就连传话,也不过是短短几句诸如“皇恩浩荡”之类的表示感谢的套话,进宫谢恩不过就是完成个礼仪形式,否则,要是真能见的话,从心理上分析,宝玉听到袭人说起贾母吩咐进宫谢恩的话时,一定会既紧张,又激动,心情忐忑不安,而不可能会那么轻松。毕竟,如果能见到贾元妃,贾宝玉向她表明自己喜欢林黛玉的心意,非林黛玉不娶,可能有机会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么,此刻,贾宝玉的心情一定是忐忑不安的,而不是轻松的。
- 赵焕彬&一老农家里有“千古一卷”, 专家拜访24次, 老农终于上交!
- 人品&一个人最大的资本是什么?(深度好文)
- 世园会&门秀敏携手“中国竹园”为荷兰世园会再添中国元素
- 人生&苏轼这首词,开篇即经典,结句令人荡气回肠,千年来无人超越……
- 林夫人&梁山泊上高俅明明被抓住,林冲不敢杀高俅!只因他背后站着的人
- 杨继业&杨家将 你知道“佘太君”是怎么死的吗 原来还有这样一段传奇!
- 李宗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潇洒辞职走红的女教师,今还好吗?
- 月亮&究竟是什么打动了5岁时读这个故事的我?
- 天天向上&来看“水下的遗产” 《天天向上》揭秘甲午海战历史细节
- 电子图书馆&40个全球免费电子图书馆名单,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