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科技部颁发微视频优秀奖,主角竟是一群蟋蟀

蟋蟀的微世界是怎么样的?
“让我们一同走近蟋蟀的微世界,
进而培养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祝清团队
今天向正在寒假休闲的中小学生
送出一份特别“礼物”,
推荐一部他们拍摄的科普微电影
《天籁之音——蟋蟀》。
以下视频来源于上海自然博物馆,时长04:47
关于《天籁之音——蟋蟀》
《天籁之音——蟋蟀》分为蟋蟀采集、科研、文化三个板块,观众们不仅能全面了解蟋蟀的鸣声特点,还能重新认识蟋蟀的身体构造、生活习性、经济价值、科研进展和鸣虫文化等知识。
“在华东师大校园里,可以观察到斗蟋、棺头蟋、油葫芦、姬蟋、树蟋、针蟋等10余种蟋蟀。”何祝清介绍,“世界上有5500多种蟋蟀,中国有350多种,而上海常见的蟋蟀还不到20种。蟋蟀大小、外部颜色、栖息环境等,都是区分不同种类蟋蟀的辨别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分方式就是蟋蟀的鸣声——雄性蟋蟀通过摩擦前翅发出的声音,不同种类的蟋蟀鸣声也各有不同。”
蟋蟀@科技部颁发微视频优秀奖,主角竟是一群蟋蟀
文章插图
何祝清和他的“蟋蟀们”
作为蟋蟀研究的发烧友、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的高级实验师何祝清说,中国油葫芦有7种,黄脸油葫芦是其中的一种,也是上海最常见的一种。黄脸油葫芦在分类学上属于直翅目蟋蟀科油葫芦属。如果科研人员在国内发现了一种和已知的7种都不同的种类,就需要将之和已知种类进行外形比对,倘若都比对不上,就需把它与周边国家的油葫芦属种类进行对比,若依然没有比对成功,那很可能就是一个新物种。这时,科研人员就要通过撰写一篇科研论文,详细描述这个物种的形态特征,有时还需要记录鸣叫声并配有分子条形码。论文经过同行评审后正式发表,这个新蟋蟀物种的命名工作才算完成。
蟋蟀@科技部颁发微视频优秀奖,主角竟是一群蟋蟀
文章插图
何祝清在北京昆虫所
研究蟋蟀离不开捕捉蟋蟀。夜幕降临后,研究人员“潜伏”在华东师大校园的花草丛中,通过雄性蟋蟀的鸣声来辨识它所在的位置。蟋蟀特别机警,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停止鸣叫,这时,人们就要停下脚步,等它慢慢放松警惕再次鸣叫后,再逐步缩小捕捉的范围。在捕捉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也将不同的鸣声与实体相对照,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步练就出“听声辨蟋”的特有能力。
蟋蟀@科技部颁发微视频优秀奖,主角竟是一群蟋蟀
文章插图
何祝清小网采集
蟋蟀@科技部颁发微视频优秀奖,主角竟是一群蟋蟀
文章插图
何祝清植物园带小朋友野采
蟋蟀@科技部颁发微视频优秀奖,主角竟是一群蟋蟀
文章插图
何祝清带实验组在天童
从撰写脚本到正式开拍,再到后期的配音、调色和剪辑,《天籁之音——蟋蟀》的问世耗时整整一年,目前已在一家热门网站上映。日前,该片还荣获了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奖。片中呈现的蟋蟀振翅、打斗、螳螂捕食等动态镜头,以及阵阵悦耳的蟋蟀鸣叫声,是视频画面引人入胜的关键,而动作和声音的捕捉,都曾给整个团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蟋蟀@科技部颁发微视频优秀奖,主角竟是一群蟋蟀
文章插图
野外拍摄
“蟋蟀不是听话的演员,它们的打斗、振翅等行为都是自发的,有时一个镜头的野外拍摄就需要耗时数个小时。”何祝清说,为了拍摄蟋蟀之间争斗的画面,摄制组先是在野外捕捉到一只蟋蟀,再另外找到一只蟋蟀的栖息场所,并将捕捉到的这只蟋蟀慢慢引诱到后者的洞口,让两只蟋蟀“相遇”,进而才有了接下来两者争斗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