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汉林|从小品舞台转战影视圈后 巩汉林再谈春晚:要造梗不要玩梗

巩汉林|从小品舞台转战影视圈后 巩汉林再谈春晚:要造梗不要玩梗

文章图片

巩汉林|从小品舞台转战影视圈后 巩汉林再谈春晚:要造梗不要玩梗

文章图片

巩汉林|从小品舞台转战影视圈后 巩汉林再谈春晚:要造梗不要玩梗

大象新闻记者 米方杰
随着春节的临近 , 围绕春晚的话题也越来越热 。 语言类节目 , 作为春晚的重要元素 , 自然备受关注 。 就在大家纷纷对今年春晚 , 会有哪些喜剧演员和语言类节目 , 会登上春晚的舞台时 , 1月24日 , 大象新闻记者了解到 , 作为“春晚钉子户”的著名小品演员巩汉林 , 已从小品舞台转战影视圈 , 他首次担任编剧、总导演的40集都市青春励志喜剧《我家娶了花木兰》将于1月25日在乐视视频独家播出 。 在接受大象新闻记者专访时 , 巩汉林对该剧的拍摄及幕后故事等进行了剧透 , 同时 , 也对如今一些春晚小品为何越来越不好笑的问题 , 进行了辣评 。
【巩汉林|从小品舞台转战影视圈后 巩汉林再谈春晚:要造梗不要玩梗】
身份换了、舞台变了 但欢乐不能少
对于巩汉林 , 很多人都不会陌生 。 作为“春晚钉子户” , 他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欢乐 。
如今再出现在公众面前 , 他的身份 , 不再是春晚舞台上的小品演员 , 而是青春励志喜剧《我家娶了花木兰》的编剧和总导演 。
虽然身份换了、舞台变了 , 但巩汉林坦言 , 他将带着他的作品给大家带来同样的欢乐 。 “这部剧在今年春节期间奉献给大家 , 也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 。 笑一笑十年少 , 开心很重要” 。
从小品舞台转战影视圈后 , 这几年 , 巩汉林不断有影视作品问世 。 尤其是在《黎明前的抉择》这部谍战剧中 , 他凭借其精湛的演技和深入人心的角色 , 赢得了观众们的高度评价 。 在他参演的众多影视作品中 , 既有幽默风趣的小品式喜剧 , 也有深沉内敛的正剧 , 展现了巩汉林作为演员的丰富内涵和广阔戏路 。

对于即将上映的电视剧《我家娶了花木兰》 , 巩汉林坦言 , “这部剧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喜剧 。 ”据介绍 , 该剧不仅有巩汉林领衔主演 , 更是几乎囊括了“欢乐喜剧人”“组团上春晚”“笑傲江湖”“我为喜剧狂”“超级笑星”等喜剧类节目中出色的喜剧男演员 , 有方清平、李伟健、何云伟、白凯南、尤宪超、苗阜、刘流等二十多位相声、小品演员加盟助阵 , 巩汉林妻子金珠和儿子巩天阔均出演了该剧 , 堪称全家齐上阵 。
记者了解到 , 巩汉林曾在2008年执导并主演了一部舞台喜剧《戏里戏外戏中戏》 , 选用的演员均是相声演员 , 呈现了不错的舞台效果 , 于是萌生了想拍一部电视剧的想法 。
“并不是相声演员就只能说相声 , 小品演员只会演小品 , ”巩汉林坦言 , 自己想试试看 , 相声演员能不能正儿八经地演一部电视剧 , 这是他的初衷 。 当然 , 虽然在拍这部喜剧时 , 巩汉林坦言 , 并没有追求爆笑 , 而是聚焦于生活常态的轻喜剧 , 尝试让这些相声演员演一个正常的状态和生活 。

梦想已“接二”实现 还要实现“连三”
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 这是不少小品演员共同的梦想 。
这个梦想 , 巩汉林早已实现 , 并且登上了18次央视春晚的舞台 , 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欢乐 。
从央视春晚的钉子户 , 到渐渐阔别央视春晚舞台 。 巩汉林曾坦言 , 如果自己没有好的节目 , 要把春晚宝贵的时间留给别的节目 , 这是对观众的保护 , 也是他对自己热爱的小品艺术的保护 。
虽然 , 这些年未再上央视春晚 , 但巩汉林依然未离开喜剧的舞台 。
“我非常留恋春晚舞台 , 但是绝不能贪恋一个‘贪’字 , 那就把自己毁了 , 把观众伤了 。 因此不够我心里那杆秤所恒定的春晚标准的 , 不管是小品还是其他的艺术作品 , 那就不能碰不能演 , 这是一个原则 。 ”巩汉林表示 , 学会封杀自己很重要 , 只有学会了封杀自己 , 才能够让自己的那种状态保持得更好 , 观众印象会更深 。 “如果做不到这个宁缺毋滥 , 有什么都上 , 有什么都演 , 大家看到我的意义不大 。 ”
从春晚的舞台“隐退”之后 , 创作一部电视剧就成为巩汉林的又一个梦想 。 如今随着电视剧《我家娶了花木兰》的上映 , 巩汉林的梦想已“接二”实现 , 而他还要实现“连三” 。
“我的梦想逐一地在实现 , 下一个目标 , 就是要拍一部电影 。 ”巩汉林告诉大象新闻记者 , 从事表演艺术创作之后 , 自己就习惯于不断地尝试 , 不断地创新 , 不断地挑战 , “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 看看自己还有没有可能再提升的空间 。 ”
巩汉林坦言 , 电影剧本已经做了三个了 , 还在努力 , “我希望自己能够实现这个梦想 。 ”
当然 , 对于这几年转战影视圈 , 巩汉林也有着更多的感悟 , “拍电视剧和小品有很大的不同 , 小品主要是通过抓住生活中的小侧面 , 反映一两个人的情感 , 来支撑整部作品 。 它不需要太多的人物 , 比如我和赵丽蓉老师合作 , 最多也就三个人有台词 。 但电视剧不同 , 它涉及的人物、情节和情感线更复杂 , 需要全方位地考量 , 捋出人物情感事件的线 。 把它们编织在一起才能变成一部剧 。 ”

辣评春晚小品创作 要“讲究”不要“将就”
语言类节目 , 作为春晚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直以来都备受观众喜爱 。 但近些年 , 一些语言类节目却愈发显得单调乏味 。 对于春晚语言类节目 , 人们的情绪在期待与失望之间摇摆 。
甚至 , 有网友提出疑问 , 为什么春晚小品越来越不好笑了?
对此问题 , 在巩汉林看来 , 这是因为一些作品创作态度和方法出现了偏差 , 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独创 。 “赵丽蓉老师演的小品之所以能够流传 , 是因为它的独创性 。 现在有很多大家玩的梗并没有创新 , 要想让自己的艺术作品也像常青树那样 , 就很难了 。 ”

巩汉林表示 , 现在一些小品的创作态度和方法与以前不太一样了 。 “以前 , 我们要为春晚准备一个节目的时候 , 最起码也要经历3个月的打磨 , 有时甚至是半年的时间 , 创作一个作品 。 而现在 , 大家都很忙 , 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创作 , 更倾向于走捷径 , 看手机找梗 , 这样的作品留不住 。 观众已经提前消费过了 , 再拿来用就不行” 。
“要造梗而不是玩梗 , 你的创作一定要优于观众的那种期待和心理才行” , 巩汉林指出 , 现在一些小品之所以不好笑 , 就是因为所用的梗 , 观众都看过了 。 “没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 就很难在春晚上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
巩汉林提出 , 如果想把一部作品做好 , 那一定要有点工匠精神 。 “赵丽蓉老师常说 , ‘干我们这行要讲究不能将就’ , 你将就做出来的作品 , 观众一定是不满意的;你讲究做出来的作品 , 才是有生命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