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夏勇:良渚文化钺杖的复原( 二 )


本文图片

良渚文化|夏勇:良渚文化钺杖的复原
本文图片

形制复原
目前共发现成套良渚文化玉钺杖7件 , 其中反山、瑶山显贵墓地出土4件 。 反山M12、瑶山M7出土的玉钺杖 , 钺身和瑁、镦基本没有发生位移 , 为我们复原钺杖形制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 瑁紧贴钺身顶部一角 , 镦向钺身倾斜 。 苏州吴中澄湖遗址出土的一件刻符罐上共有5个符号 , 从左向右第4个是钺形符号 , 在柲的首尾表现出瑁和镦的造型 , 与瑶山M7钺杖如出一辙 , 镦同样向钺身倾斜 。 反山M14所出髹漆嵌玉的柲和M17玉钺柲痕 , 也均为向钺身弯曲(与镦同向) 。 反向弯曲的柲尚未见出土实物 , 但松江广富林遗址出土的一件圈足罐的符号上有体现 , 其左侧符号为鹿 , 或许是对猎鹿活动的表现 。
其他出土钺杖的遗址还有昆山赵陵山、江阴高城墩、湖州毘山、桐庐小青龙、海宁小兜里、余杭灯笼山等多处 , 等级远不如良渚古城遗址尤其反山、瑶山墓地 , 以及福泉山、寺墩等中心和次中心遗址 。 这些等级较低的遗址所出钺杖具有钺以石质为主 , 石钺无瑁、镦配伍 , 柲的长度相对较短 , 以及不如玉钺杖统一的特点 。
良渚文化|夏勇:良渚文化钺杖的复原
本文图片

崧泽遗址 M136 平面
良渚文化|夏勇:良渚文化钺杖的复原
本文图片

上崧泽遗址M136带镦石钺
青浦崧泽遗址的崧泽文化晚期墓葬M136出土带柄石钺 , 尾部有骨镦 。 根据考古简报发表的M136平面图测量 , 石钺与骨镦相距约35.4厘米 , 完整的带柄石钺测算长度为55.7厘米 。 三星村石钺 , 复原后长度分别为53和45厘米 。 钺柲和人体小臂长度互相匹配 , 使石钺成为使用者手臂的延伸 , 如臂使指 。 若柲短于小臂 , 则不利于手臂最大力量的发挥 , 适合精细作业;若柲长远超过小臂 , 影响灵活性 , 需要双手把握 。 现代斧子所配柄的长度通常都在50厘米左右 , 适合单手操作;需双手持的伐木斧则在70厘米以上 。 以上是从使用角度尝试讨论柲的长度 , 钺身重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关联因素 。
玉钺作为手持的礼制重器 , 主要在仪式性场合使用 , 因此钺身加大、柲加长 , 既是对武力的夸张 , 也可以增强持有者的威仪、强化仪式的气氛 。
溧阳沙河、余杭南湖、余姚井头山出土的不同时期的带柄石斧(锛) , 开槽装斧的地方均加厚 , 一是开槽需要一定的厚度 , 二是为了承受砍斫带来的冲击力 。 其柄部渐细 , 以适合手掌的把握 。 以上三地出土物均为实用器 , 外形缺少美感 , 远不如作为权杖的玉石钺优美 。
钺杖所配玉瑁形如高昂的军舰舰首 , 中部呈两节束腰状 , 底部或开槽或做榫与柲相连 。 无论是在现代审美还是史前审美 , 从瑁到柲的表面过渡都应当是平滑、非台阶状的凹凸 , 因此柲的开槽部位应当也是宽体厚重的造型 , 剖面呈纺锤状 , 而后逐渐变细 。 尾部因镦的尺寸而再次变大 , 同样达到平滑过渡表面 , 形成具有设计感的造型 。
据此 , 这里复原了反山M12和M20玉钺杖的形制 , 有学者对钺的捆缚做过研究 , 其针对的形制与高等级玉钺杖有所不同 , 此处暂不展开 。
良渚时期男性显贵所配玉钺杖从早期的石斧、石钺而来 , 发展成造型优美、配伍复杂、装饰繁冗的权杖 , 具有朴素的人体工程学原理 , 与当时的社会复杂化进程相吻合 , 表现出男性贵族对权力的掌控程度 。 具体形制的区别除个人审美外应当也是各自身份和从事职业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