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铺展十万年文明画卷(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二 )


陶寺位于今山西省南部临汾平原 , 东临汾河 , 背靠崇山 。 4000多年前 , 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沛 , 适合农耕 。 展厅有一组三层立体沙盘 , 结合数字三维技术 , 展示了陶寺遗址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演进过程 。
陶寺文化早期已开始筑城 。 到了中期 , 城址迅速扩张 , 宫殿区、仓储区、墓葬区等功能区一应俱全 。 陶寺文化晚期 , 功能区废弃 , 城墙毁坏 , 陶寺遗址成为一般性的聚落 。 “陶寺遗址存在明显的等级分化和社会分工 , 表现出早期都城的雏形 。 ”梁军说 。
一个大型3D裸眼沉浸平台前 , 很多观众在排队体验 。 这是模拟的陶寺古观象台 , 站在观测点 , 或扶摇直上 , 或盘旋山谷 , 仿佛身临其境体验四季交替、时光流转 。 “2003年发现的陶寺古观象台集观象、授时、祭祀于一体 , 印证了《尚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 , 敬授民时’的记载 。 ”梁军说 。
展柜里 , 朱书扁壶(复制品)和朱书扁壶残片吸引了采访人员的目光 。 1984年陶寺遗址出土有朱书文字的陶扁壶 , 引起学界关注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将扁壶上的朱书释为“文尧”二字 。 2006年 , 陶寺宫殿区晚期基址又出土朱书扁壶残片 , 作为考古领队的何努认为 , 残片内侧朱书为“尧”字的下半部 , 尽管残缺 , 但仍能看出大概 。
超大型城址、世界最古老的观象台、大规模墓葬群、朱书扁壶……有学者认为 , 陶寺遗址很可能是尧的都城 。
“这是根据陶寺出土文物等比例还原的圭表 。 圭表测量可以确定‘地中’ , 决定都城选址 , 还可以用来制定历法 。 ”梁军说 。 陶寺中期王墓出土了漆绘圭尺和作为游标、景符、垂悬附件来使用的玉琮、玉戚 , 是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最早圭表实物套装 。
《周礼》记载 , 建王都必在“地中” , 政权的交替伴随着圭表“中”的交接或“地中”夏至影长标准的改变 。 经专家实地模拟观测 , 夏至日影到陶寺圭尺的长度与《周髀算经》记载“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的“地中”标准吻合 。
讲述晋国风云
说山西 , 不能不说晋国 。 晋国是周代的一个重要诸侯国 , 始建于西周 , 立国600余年 , 历经38位国君 , 创造了璀璨的晋文化 。 临汾是晋国的核心 , 是晋霸春秋的策源地 。 同一时期 , 在晋国周围还有一些小诸侯国 , 如洪洞的南秦、翼城的霸国等 , 都是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 它的发现让史书从未记载的霸国进入人们的视线 。 在“晋霸春秋”展厅 , 以整体套箱方式展示了大河口西周霸囯1017号墓葬 , 墓上覆盖着厚厚一层青铜器和白色贝壳 , 并用全息幻影成像呈现了墓地原貌 。 墓地中发现了多件镶嵌蚌饰的漆木器 , 还有很多带铭文的青铜器 。
霸国墓地出土的铜鸟盉造型奇特 , 通体布满精美纹饰 。 铜鸟胸腹部向前斜伸一管状长流 , 尾下腹底有一象首足 , 象鼻外卷 。 铜鸟背部有盖 , 盖内刻51字铭文 。 有专家认为它是酒器 , 也有学者根据与它一同出土的铜盘推测 , 它们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饮等场合用来洗手的器具 。
“从西周中后期开始 , 霸国逐渐衰落 , 很可能在春秋早期被强大的晋国兼并 。 ”梁军说 。
由26块陶模和陶范组成的“模范巨阵”占据了展厅一面墙 。 这些模和范出土于侯马铸铜遗址 , 有工具范、兵器范、礼器范等多种类型 , 表面有细如发丝的蟠螭纹、鳞纹等纹饰 , 是晋国青铜文化发展到顶峰的产物 。
春秋末期 , 晋国内讧不断 , 诸侯和卿大夫通过结盟来打击敌对势力 。 展厅里有一组1965年出土的侯马盟书 , 材质为玉石片 , 上以毛笔书写朱红色文字 。 “侯马盟书的发现 , 对研究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以及晋国历史有重要意义 。 ”梁军介绍 , 盟书一般一式二份 , 一份藏在盟府 , 一份埋于地下或沉在河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