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贺知章离开家乡便一去不复返,浓浓的乡思愁却让他活过整个盛唐

当一个人成长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就会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离开自己的家乡,尤其是很多文人墨客,对于思念家乡的情怀往往是很浓厚的,都会通过自己的文笔表达出来。比如我们在咿咿呀呀学语的时候就开始背诵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首《回乡偶书》正是出自贺知章之笔,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字里行间引起共鸣。
家乡!贺知章离开家乡便一去不复返,浓浓的乡思愁却让他活过整个盛唐
文章插图

01思念故乡从离别的那一刻就已生根贺知章是唐朝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出生越州永兴,也是如今的杭州萧山区。在唐朝时期,科举考试并不是很严格,然而还是有很多人屡考屡败,而贺知章就是比较幸运的,他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脱颖而出。可以说,科举考试的成功书写了他新的人生。或许,贺知章做梦都想不到这次离别,将是一生。进京后的贺知章,非常勤奋好学,多次高升担任过礼部侍郎、秘书监等职务。与其他诗人相比,贺知章算是生活得很幸福,他没有经历过孟浩然的困境,也不懂得杜甫失去国家的痛苦,更体会不到李白在职场中的失意。【 家乡!贺知章离开家乡便一去不复返,浓浓的乡思愁却让他活过整个盛唐】
家乡!贺知章离开家乡便一去不复返,浓浓的乡思愁却让他活过整个盛唐
文章插图

在北京贺知章已经生活得很不错了,但他却一直心系家乡杭州。甚至经常会梦到自己回到了小时候,在家乡湘湖里进行摸鱼捉虾,采摘野菜等情景,每次想念家乡的时候,贺知章都会吟诗作赋,创作出《回乡偶书》《柳咏》等多篇乡愁之作。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那么为何同样都是诗人,贺知章会过得如此幸福圆满呢?”或许这一切都是得益于贺知章的性格,遗传了家族的优秀基因,聪慧过人。在朝廷官场中,贺知章懂得左右逢源,收敛锋芒,满腹经纶的他性格豪爽坦荡,气度不凡、胆识过人,很长一段时间里,玄宗都视他为肱股之臣,对他也是千般信任。
家乡!贺知章离开家乡便一去不复返,浓浓的乡思愁却让他活过整个盛唐
文章插图

02出入官场五十余年,却始终未能实现回到家乡的愿望与其他诗人大家相比,贺知章是在官场时间最长的人,长达近五十余年,可以说自从离开家乡杭州,贺知章就彻底扎根在了北京。不仅拥有很高的俸禄,而且住的是豪宅,按理来说这样衣食无忧的日子应该是极其快乐的,可在贺知章看来京城在好也没有自己的故乡好。自从当了高官以后,巴结贺知章的人越来越多。在故乡,贺知章居住的是3间老屋,由于很多年没有人住了早已变得破败不堪。当地县令为了巴结贺知章,还特意带来工匠对其进行改建修缮,贺知章得知后,却认为自己的老房子不要紧,而过棣上河时没有桥,乘渡船过河收费又高,便说:“与其花钱给我修观,不如给村里百姓建座桥吧。”
家乡!贺知章离开家乡便一去不复返,浓浓的乡思愁却让他活过整个盛唐
文章插图

因为船主是县令的弟弟,一听造桥不收费,就开始诡辩说:“是皇帝下令帮你修建老房,如今改为建桥,岂不是抗旨?”县令的话让贺知章气得生了病。贺知章的身体每况愈下,年过八旬的他已经进入病入膏肓的阶段,他特意叮嘱自己的儿子要为家乡谋福利,要造桥。就这样,贺知章带着遗憾溘然长逝。时隔不久,有一位文士来到贺知章的家乡询问造桥一事,开始曾县令仍坚持要修观立像。文士对曾县令讲:“贺老生前有遗嘱,他的心愿是不建千秋观,经费用来造棣上河的桥!而说到立像可以立在原来的一间旧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