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钱理群讲鲁迅:“守住鲁迅”最终还是我的学术之根、生命之根

当代著名学者钱理群,在晚年重新回到鲁迅研究,采用讲演的方式向大众再谈鲁迅。在新近出版的著作《钱理群讲鲁迅》中,从文本细读到历史爬梳,从为什么读到怎样读,七篇演讲,三个维度,深度还原钱理群毕生的鲁迅之思,为当代青年勾勒出一幅鲁迅的人生速写。
钱理群&钱理群讲鲁迅:“守住鲁迅”最终还是我的学术之根、生命之根
文章插图
《钱理群讲鲁迅》
钱理群 著
当代世界出版社
钱理群&钱理群讲鲁迅:“守住鲁迅”最终还是我的学术之根、生命之根
文章插图
讲鲁迅不只是“使命”,
更是自己生命的需要
文|钱理群
二〇〇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我在北大上完最后一课,正式退出了大学执教岗位。学生们问我,退休后要去哪里?我回答说,要回归家庭,回归“第二故乡”贵州,还要到中学去讲鲁迅,“始终守住鲁迅”。
经过近两年的准备,二〇〇四年、二〇〇五年我在南师大附中、北大附中和北师大实验中学,开设了“鲁迅作品选读”选修课。
钱理群&钱理群讲鲁迅:“守住鲁迅”最终还是我的学术之根、生命之根
文章插图
同时,从二〇〇二年十二月开始到二〇〇五年, 连续三年半,我应邀在全国各地讲学,所到城市计有江苏南京、徐州,浙江杭州,山东聊城、烟台,福建厦门,广东汕头、韶关,河南郑州、开封,甘肃兰州,陕西西安、宝鸡,辽宁沈阳,湖南长沙、怀化,贵州贵阳、安顺、都匀、遵义、凯里,以及上海、天津、北京等,讲学的中心话题,就是鲁迅。
二〇〇六年是鲁迅逝世七十周年,本不想参与任何纪念活动,却不断有年轻人— 中学生、大学生、电大自学者、青年志愿者,以及中学青年教师来约请我讲鲁迅。我说过,“只要有年轻人愿意听,我就不能不讲, 这是我给自己定下的‘规矩’,也是我的‘使命’”。于是, 这一年,我又在北京、南昌、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学校,在电视大学、志愿者论坛、三联书店举办的暑期读书会上大讲特讲鲁迅,最后还汇成《鲁迅九讲》一书。欲罢不能。
钱理群&钱理群讲鲁迅:“守住鲁迅”最终还是我的学术之根、生命之根
文章插图
二〇〇七年南下和中小学教师一起讨论“理想中的中小学教育”期间,又在东莞中学、福州一中、苏州十中给中学生讲“鲁迅是谁”。
休息了一年,二〇〇九年下半年,又应聘为台湾地区“国科委”讲座教授,在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给本科学生开设“鲁迅作品选读课”:这是鲁迅第一次进入台湾大学课堂。我还在台湾多个学术论坛与学术会议上讲“鲁迅左翼传统”。
二〇一〇年是我闭门著述的一年,但也应上海宝山钢铁公司之邀,去给他们那里的部门领导和骨干,作过一次“鲁迅论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改造”的学习辅导报告。这是为中国当代“企业文化”建设提供鲁迅思想资源的尝试。
二〇一二年,又将“讲鲁迅”推向世界讲坛,在印度召开的“鲁迅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作“鲁迅在当代中国的命运”的主旨发言。
二〇一三年,是我在写作上的“收官之年”,即编成《中学语文教材里的鲁迅作品解析》和《志愿者文化丛书》中的《鲁迅卷》。这是我对中小学语文教育与青年志愿者运动的最后服务。
钱理群&钱理群讲鲁迅:“守住鲁迅”最终还是我的学术之根、生命之根
文章插图
二〇一四年,一些年轻朋友告诉我,这些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青年人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参与者有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更有已经工作、仍渴望学习的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他们多少具有理想主义的情怀,不满足现状,想要寻求新的更为深广的精神资源,就组织起来,一起读书、思考,在形成某种共识以后,就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为社会服务。我立即感到,这是当下中国年轻一代思想、文化的一个新动向,具有重要、长远的意义,作为关心中国未来发展的知识分子,我也必须参与其间,和他们一起读书、讨论。而我能提供给年轻朋友的,也只有鲁迅。于是,就有了和读书会的朋友“共读《野草》”“共读鲁迅杂文”的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