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诠解 , 福州有“世代兴隆”之势、“万古繁盛”之风 , 享不饥、不掠、不染之福 。 “瑞龙地应”之说道出福州龙脉与福祥的基兆 。
元代诗人王偁有《登九仙山》诗曰:“心知别后登临少 , 福地重来感慨多 。 ”他以离别福城 , 少登于山为憾 , 故再临福地 , 多增感慨 , 可见他对福城的眷恋 。 同代诗人黄镇成 , 也曾作文称州城为“福城” , 可知福州城已是人所共仰的福地名区 。 所以到明代 , 《闽都记》作者王应山作诗赞九仙山新建的玉皇阁曰:“海甸由来称福地 , 神楼谁复羡蓬壶?”称三山“福地”而以古人传说的三仙山作譬 , 足见他的欣喜与自豪 。
当然 , 最能表明三山繁华兴盛的 , 还数明末著名诗人徐勃在《冶城怀古》诗中纵情吟咏的“甲第朱门长乐郡 , 管弦灯火晋安城” 。 他以郡城之名“长乐”“晋安”诠释福州名城的具体含义 , 表现市井繁华与民生安乐 , 闽都之福呈现出社会与百姓安宁的景象 。 民众的理想 , 施政者的追求都在于此 , 亘古如斯 , 并无二致 。
历史上福州作为州郡之名 , 曾有晋安、长乐、天兴、福唐、福安之称 , 皆寓安福之意 , 若加上所隶县名 , 更能足成“五福”:福清、福安、福鼎、永福 。 如此比附上古之“五福” , 亦人情之常 。
古人对“福”的祈求本来是基于个人 , 故有“五福骈臻”的祝颂 , 也有“自求多福”的忠告 。 既然福字意义扩大、含蕴加深 , 所以世人也屡加演绎推衍 。 无论何代 , 不分贵贱 , 都有对“五福”的追求 。 在国家有至治之求 , 如靖边绥远、长治久安、国泰民丰、熙宁平定、福禧咸同;王朝年号的取资也在求吉祥 , 如雍和康乐、兴宁永延、同昌隆庆、敬德绍圣、化运嘉成、顺正祯祥 。 这些祈祝之愿 , 如今作为历史的陈迹保留在帝制名位之中 。
祥福的标志最大数量是作为地理标志永久存留在地名之中 。 这些体现古往今来人们对幸福的永恒追求和期盼 , 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章 。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 , 自古以来有如此执着、如此强烈地追求家国与个人的福祉理想 。
种德修福自古有之 , 于今为烈 。 试看如今的企业、商家、个私单位 , 哪一个不是挖空心思为单位加上体现福祥吉利的冠名 , 寄托顺利发展的希冀 。 这种来自往古、来自民间的福文化传统 , 深深地植入华夏儿女的心田 , 嵌入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 。 从对孩子的命名到山岭上的摹刻 , 从甲骨金文到竹简木牍 , 从僧尼诵读的经书到官民祈祷的祝文 , 真是无处不在 , 丰富多彩 。
【福州|变“祈福”为“造福”】当然 , 中国人民也深深懂得 , 幸福不苟得 , 全靠人力取 。 它不是皇天后土的凭空赐予 , 而是靠人们辛勤劳动获得福报 。 人们都理解 , 劳动是福 , 修德是福 , 奉献是福 , 要把“祈福”变为“造福” 。 “不因果报勤修德 , 岂为功名始读书 。 ”人生的意义在于自觉积学储宝 , 积德修福 。
- 笔下$难得一见!周恩来题写的“福”字,最有姿态之妙,结构之美,惊艳
- 书法!被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 书法#好诗的乾隆,也擅书法,其榜书正大遒劲,中正大气,有帝王“范”
- 草书&刘洪彪草书的“套种”成“万殊一相”最大亮点,风格突变耳目一新
- 幅画作$美术生画纸上打满直线,还以为在“瞎画”,成画让网友惊艳
- 学生们&当美术生画到一半不耐烦,画风逐渐沙雕,半成品宛如“翻车现场”
- 创作!“崛起”吧中国油画,俄罗斯油画与中国水墨画技法相结合!完美!
- 中国历史&老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什么关?现在知道还不晚
- 韩貂寺!雪中悍刀行:徐凤年战大指玄,打第五貉变白发,却能重创韩貂寺?
- 老婆子!她名字里有一个“善”字,却偏偏是贾府的恶仆,一次害了七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