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四川造”灯笼走向世界 他用20年坚守闯出了年产4000万元的致富路

【 灯笼@“四川造”灯笼走向世界 他用20年坚守闯出了年产4000万元的致富路】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赖芳杰
从新加坡牛车水到泰国曼谷唐人街,从美国纽约曼哈顿华埠到阿根廷布宜诺斯中国城,红灯笼、中国结总是慰藉异乡游子的佳物。照得人心生温暖的“中国红”,让思念更浓,让年味更重。
灯笼@“四川造”灯笼走向世界 他用20年坚守闯出了年产4000万元的致富路
文章插图

1月20日,相隔万里的四川省金堂县金龙镇,一个个手工制作的大红灯笼,在经过打灯笼套、做骨架、绷灯笼、拉金条、做装饰、装挂钩等流程后,精神抖擞、整装待发。货车在镇上排着队装运成箱的灯笼,将它们发往全国各地,有的还要漂洋过海到东南亚、搭乘中欧班列到欧洲。
有了这盏灯火,千山万水的思念就有了寄托。有了这热热闹闹的红,过年才有团圆的味道。
灯笼@“四川造”灯笼走向世界 他用20年坚守闯出了年产4000万元的致富路
文章插图

成都鸿发灯笼厂厂长陈洪向采访人员介绍,金龙镇是四川远近闻名的“灯笼之乡”,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传承着全手工制作灯笼的技艺。20多年前,陈洪和妻子通过自己琢磨工艺,艰难试水,建起了自己的灯笼厂。如今,这个小厂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
这家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也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有了创收致富的门路。51岁的蒋玲玲是厂里的老员工,她的工种是给灯笼拉金条。技艺熟练、手脚勤快,蒋玲玲在旺季的月收入约6000元。“老公在成都工地上做活路,每个月也有五六千元。儿女大了,都在外面工作。”蒋玲玲对这份工作很满意。中午时分,她停下活,骑上电瓶车回家吃饭,不过5分钟的路程。典型的农家二层楼前,挂着去年灯笼厂发的两对灯笼。“每年过年前,老板都要发灯笼,屋里挂上自己亲手做的灯笼,肯定是很欢喜的。”说话间,家人已经摆放好饭菜,热腾腾的农家香肠,喷香扑鼻。
灯笼@“四川造”灯笼走向世界 他用20年坚守闯出了年产4000万元的致富路
文章插图

不仅是金龙镇当地人来务工,隔壁中江县的工人也找上门来。“金堂跟中江交界,骑个电马儿,几分钟就过来了。”陈洪笑说,他的工厂对工人比较“佛系”,因为是计件制,也不用打卡,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对于一些要照看孩子的女工,非常人性化。
“下一步打算扩大生产规模,自己来制作灯笼所需的灯盘、灯座,肯定能够节约成本,收益才能上得去。”对于未来,陈洪想将灯笼产业做得更大,让灯笼走向世界更多的地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