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婵娟照何处( 二 )


明月|婵娟照何处
文章图片

清宫殿藏本苏辙画像
还真是“怅然”了 , 他终究未能按照心愿回乡 , 反倒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政治漩涡的起落 , 反反复复回京出京 , 反反复复作别子由 。 “辜负当年林下意 , 夜雨对床听萧瑟 。 ”元祐七年 , 苏辙过五十二岁生日时 , 远在颍州的苏轼在写给他的诗中如此感叹 。 十几年前 , 哥哥担忧会撇下弟弟一个人在夜雨中伤神 , 却未必能想到即便多年后老迈的兄弟仍相扶于世上 , 也只能叹一声“辜负” 。
兄弟俩各自辗转一生 , 分别如便饭 , 永别却是在远离故乡的大海边 。 绍圣四年(1097) , 年过六十的苏轼被贬到海南儋州 , 苏辙也从副宰相的高位上黜落 , 贬到广东雷州 。 两地正好隔着琼州海峡南北相望 , 贬谪作如此安排 , 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 , 但想来实在悲怆 。 苏轼行至梧州时 , 听当地人说苏辙刚刚经过 , 便快马追赶 , 终于在藤州追上了弟弟 , 失路的兄弟俩一起结伴去往天涯海角的贬所 。 这一回 , 他们俩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月 , 也是此生的最后一面 。 两个人都垂垂老矣 , 苏轼因喝酒太多受着痔疮的折磨 , 苏辙则貌似得了竟夜失眠的毛病 。 弟弟劝哥哥少喝些酒 , 哥哥答应了——永别前 , 兄弟俩念叨着这样一些琐碎事情 , 或许一切都是身外之物了 , 只望相互保重身体 。 四年后 , 苏轼终于获准北归 , 但还未及见到弟弟 , 便在途中溘然长逝 。
悲恸的苏辙给兄长写了一篇长长的墓志铭 , 里面叙及哥哥病时曾写信给自己说:“如果我死了 , 把我葬在嵩山之下 , 你来为我写墓志铭 。 ”当时苏辙拿着信哭着说:“我哪里忍心为哥哥写墓志铭啊!”至情之景 , 想来令人怆然 。
11年后 , 苏辙也离世了 , 葬在河南郏县哥哥墓旁——那也是兄弟俩生前约好的归宿 , 因此处嵩岳余脉形似故乡眉州 。 对床夜雨的约定 , 直到此时才终于“实现”了 。 婵娟的柔光 , 照着兄弟俩一生的愿望 , 也照在从此以后所有中国人的心上 。 (题图摄影:白继开;责任编辑:李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