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1932年,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数人交白卷,仅一人得满分( 三 )


在他眼中,汉语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对于一堂完整的课,应该像钢琴家演奏乐曲,有序曲,有高潮,也有尾声。上他的课,学生从来不会觉得枯燥。



上联@1932年,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数人交白卷,仅一人得满分
文章插图

文豪对大圣,好在何处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还在迷惑不解,“胡适之”不是胡适的字吗?周祖谟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就和“孙行者”对上了呢?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以文豪胡适之对大圣孙行者,到底好在何处。
“无情对”的出处是清末的张之洞大师,当时他与宾客摆酒设宴,一时兴起对对联作乐。
在朋友之间答对,一般都是依靠一个固定的事物当做主题,以此作上下联。
朋友有意为难,出了一个“树已半寻休纵斧”,这里的“寻”是一个量词,意思是树已经长得很宽。
大家都等着看张之洞抓耳挠腮的样子,没有想到张之洞抚掌大笑:“果然一点不相干!”
宾客们反应过来后哄堂大笑。“点”也是量词,这七个字对仗十分工整,可是完全没有按照主题来对,可不是和主题“一点不相干”嘛!



上联@1932年,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数人交白卷,仅一人得满分
文章插图

图 周祖谟而回头看我们这幅“无情对”,又有哪些精妙之处呢。
首先看对仗层面。可以发现,“胡”对“孙”都是姓氏,作为一个人物的开头,可以说再契合不过。
而以“适”对“行”更是让人称赞。“适”在古文中有到达之意,而“行”则是行走,不仅两个都是动词,而且一动一静,十分巧妙。
最后,“之”和“者”都是虚词,“之乎者也”可谓国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们天生亲近得像同胞兄弟,用作对联极为合拍。



上联@1932年,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数人交白卷,仅一人得满分
文章插图

图 周祖谟等人合影在音律方面,对对子也和对联、律诗一样讲究平仄。孙行者的韵律是“平平仄”,胡适之的韵律是“平仄平”,完全符合音律规则。
周祖谟后来回忆这件事时提到,当时他的脑中出现了两个答案,一个是“王引之”,一个是“胡适之”。
粗略一看,王引之好像也符合提议,那么为什么他最后选择了另一个答案呢?
出题人陈寅恪亲自解答了大家的疑惑。他设置的参考答案本来有两个,一个是“祖冲之”,一个是“王引之”。这两个下联都不错,但都没能对上一个细节。



上联@1932年,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数人交白卷,仅一人得满分
文章插图

“苏东坡有一句诗,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这里除了‘行’和‘退’都是形容步履前进的动词,‘者’和‘之’都是虚字之外,还有一个巧妙的细节,那就是‘韩’和‘卢’连起来正是犬名。”
所以,陈寅恪心中真正的答案只有“胡适之”,因为将“胡”和“孙”相连后,再加上反犬旁,则是“猢狲”,正是猿猴的别名。周祖谟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拿到了满分成绩。



上联@1932年,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数人交白卷,仅一人得满分
文章插图

图 陈寅恪结语在“孙行者”名噪一时的时候,有许多人对大出风头的陈寅恪和周祖谟颇不服气。
有人说,周祖谟不过是误打误撞,瞎猫遇上了死耗子。有人说,陈寅恪故意出怪题刁难考生。
面对这些人对他们才学的质疑,陈寅恪和周祖谟都没有选择回击,而是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让时间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