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韵&即是仄韵,不妨入律,杜甫《游龙门奉先寺》的几个特点( 二 )


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中也分析到: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尽人解一“卧”字不得,只作人卧云中,故于“阙”字生许多胡猜乱度。此等下字法,乃子美早年未醇处,从阴铿,何逊来,向后脱卸乃尽,岂黄鲁直所知耶?
王夫之认为,阙(名词)与卧不对仗,后人胡乱猜疑。其实是因为杜甫这首诗是早期作品,当时他的功力还不醇厚 。这种用词的方式,是学习阴铿、何逊等六朝诗人。杜甫到了后期功力纯熟以后,就脱尽六朝诗的风气。这可不是黄庭坚能够理解的。
仄韵&即是仄韵,不妨入律,杜甫《游龙门奉先寺》的几个特点
文章插图
五、发端与结句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首句重复用“招提”一词。《唐会要》说:
官赐额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
用现在的话说,体制内的是寺,体制外的是招提。诗中的招提特指龙门山奉先寺。
首联写白天游览了奉先寺,晚上又住在了奉先寺内。这首诗题目《游龙门奉先寺》,其实“游寺”一句带过,整首诗写的“宿寺”。中间二联都是写夜宿的景色。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写过夜宿之景后,尾联写诗人睡醒时,听到了晨钟的声音,因此引发诗人的深省。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深省呢?
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解释道:
蜀人师氏曰:释氏有声闻、缘觉。如香岩和尚一日扫庵,瓦砾击竹作声,忽然大悟。又如道吾闻巫吹角,瞥地大省。此得乎声闻而有所觉者也。诗言发深省,其亦得于声闻缘觉者耶。
声闻、缘觉,听到声音,而引发人的警醒,至于诗人是对于人生还是禅理深省,我们就不知道了。
仄韵&即是仄韵,不妨入律,杜甫《游龙门奉先寺》的几个特点
文章插图
结束语这首诗第一联用赋体叙事,中间二联对仗写景,尾联引发联想结束。
《游龙门奉先寺》是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开元二十四年(736)后游东都后的作品,当时杜甫只有24岁,可以看出这首诗收到六朝诗的影响颇多。
此时的唐朝承平日久,年轻的杜甫还没有国破家散的经历,因此在他的诗中没有特别深刻的含义。倒是很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学习,可以学学杜甫如何写和平时期的诗歌。
@老街味道
【 仄韵&即是仄韵,不妨入律,杜甫《游龙门奉先寺》的几个特点】奇怪的句中对,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杜甫这两句诗对不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