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缘!趣史 | 咱先说说,这上古时期就有的“冰雪奇缘”( 二 )


随着在冰上生产生活越来越得心应手,人们又逐渐开发出了许多冰上运动。1623年的正月,由努尔哈尔亲自主持,在辽阳城附近的太子河冰面上,举行了一次迎春盛会:首先进行男女冰上比赛活动,男子比赛冰上抢球,女子比赛冰上跑,最后举行冰上大筵,这作为满族宫廷冰上活动的开端,被载入历史。入关后,满人将其传统的冰上运动带入关内,既为军事操练,也用于娱乐,称为“国俗”。
冰雪奇缘!趣史 | 咱先说说,这上古时期就有的“冰雪奇缘”
文章插图


冰上杂技
沉浸式观赛,“观众们”坐“床”看比赛
古代的冰嬉运动会上总是会出现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冰床。冰床,也称“拖床”,是一种冰上滑行用具。其实,冰床的历史要远远早于冰嬉,早在北宋时期,我国的海河流域,曾有文献记载了这里冰上活动情况。在冬季的水淀塘泊,出现了可以在冰面上人力牵引运载蒲苇的拖床,可以乘人、载物。这种冰床,从宋代到清代一直在使用。
利用冰床作为冰上运输工具,宋人笔记中已有记载,称作“凌床”。据《江邻几杂志》:“雄、霸沿边塘泊,冬月载蒲苇,悉用凌床,官员亦乘之。”雄、霸即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是宋辽两国的交界处,也是宋朝北部边境的战略要地。这些地区冬季河沟湖泊结冰,人们已使用凌床在冰面上载运蒲草芦苇。至于从“凌床”变为“冰床”可能跟“凌”音同“灵”不吉利有关,据《过夏杂录》卷六“冰床”:“北人呼冰为凌,凌音同灵……今直呼冰床是也。”
在明代北京城,冬季乘坐冰床已经比较盛行。《帝京景物略》卷一“水关”载:“冬水坚冻,一人挽小木兜,驱如衢,曰冰床。”此处的“冰床”,为一人牵拉的一种木制的简便轿子。明代万历年间,对于宫中水域管理宽松,老百姓常在冬季进入皇城内外的水域活动。贫困的百姓经常有拉冰床来糊口的。寒冬腊月,冰厚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交拉如织的情景。这种冰上生意十分兴隆:“遇雪满林皋,坐拖床者艳素杂遝,交拉如织,亦有兴豪乘醉而频往来者。”乘坐冰床已成为明人冬季户外嬉乐方式之一,“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连十余床,携榼篮酒具,铺氍毹其上,轰饮冰凌中。”他们将几张冰床甚至十几张冰床用链子连在一起,置酒案于冰床之上,喝酒聊天。
冰雪奇缘!趣史 | 咱先说说,这上古时期就有的“冰雪奇缘”
文章插图


花样滑冰
冰床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一般用木头做成,有些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雪橇,清末民初,出现了“冰橇”这一名称。和普通冰床相比,观看冰嬉所乘坐的冰床要华丽得多。王公大臣所乘冰床配有御寒兼装饰的车箱。“清制,西苑门内,有冰床,为王大臣设,床甚华美,如绿呢车箱,行绝驶。”皇帝的冰床更大,“似蹋无足,似车无轮。”大冰床用黄色缎子围起来,有龙凤花纹,从远处看就像是一顶大轿子。但是它不是由人抬着走的,而是由八个人从后面推着行进的,下面装置了利于冰上滑行的铁条。
清代查揆撰写的《燕台口号一百首》中说:“河头冻合坐冰床,偷得舟行陆地方。更有抛球人夺彩,一双飞鸟欲生芒。”原注云:“冬月冰坚,以平板作床状,下用二足裹以铁,一人引绳,名‘冰床’,亦曰‘拖床’。又尝于冰上弄球掷彩为冰嬉。”
乾隆皇帝在做皇子时就喜欢乘坐冰床,当了皇帝以后,对冰床的喜爱有增无减。在乾隆帝御制诗中有很多关于乘坐冰床的诗句。如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他坐冰床前往琼华岛上的悦心殿观看冰嬉,为此写下《坐冰床至悦心殿》一诗:“筠冲赐宴有余闲,琼岛韶光暖镜间。尚可翠鸾轻舵试,徐过玉虹一桥弯。冻酥岸觉看波漾,春到物知听雁还。今日悦心真恰当,窗凭积素慰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