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雅致讲究,岁朝清供与丹青雅趣( 二 )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
除此作品以外 , 在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还记录了多件“岁朝图”的绘制 , 例如在十一月十五日乾隆皇帝曾传旨:“着唐岱、郎世宁、陈枚商酌画《岁朝图》一副 , 钦此 , 于十二月二十五日画完” , 可知清宫所绘“岁朝图”是由皇帝下旨绘制的 。
02
清 供 无 尘 岁 朝 春
自古以来 , “岁朝”即指正月初一 , 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 在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中 , 新春开笔所绘者 , 抑或岁朝时节应景所挂者 , 大抵统称为“岁朝图”是也 。
这也就是说 , 以内容而言 , “岁朝图”可分为两类 , 除上文提到普遍描绘新春欢庆场景、以绘山水人物者居多 , 另一类则以仙花、瑞草、嘉果、文玩、美器为主 , 多以“岁朝清供”为名 。
所谓“清供” , 又称清玩 , 就是指清雅的供品 。 古人在自然面前心存敬畏 , 于是以供祭品祈求免祸得福 。 后佛教传入 , “禅房香花素果为供”的礼仪替代告朔之牛羊 , 并逐渐发展成为包括书画、古器、盆景、奇石在内 , 一切可供案头雅赏的文玩物品 , 被统称为“清供” 。
古代“清供”文化内涵较为丰富 , 其不仅是节日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融合了文物鉴赏、绘画、插花、书法、装陈、甚至居室装饰等多种传统雅艺的综合体 。 虽然“清供”之事起源于实用器 , 但由于早已脱离实用范畴 , 而成为纯审美的雅事 , 因此 , 对于“风雅”、“意趣”等文人雅趣非常强调 , 也成为“岁朝清供”的重要表现主题 。
据记载 , 南宋时进士林洪曾著有《山家清供》两卷 , 其专门收录记载山间瓜果、蔬菜、菌菇 , 如何采摘、烹饪、保存乃至食疗药效等事 。 这两卷书中 , 对山野饮食、粗茶淡饭的推崇 , 清静无为的思想 , 已不是普通食谱的境界 , 而是大俗大雅、不动声色的古典文化雅事 。
与此相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 清代乾隆年间进士黄钺 , 幼孤且贫 , 后官至尚书 。 除夕夜与妻叙话 , 忆及旧日寒微 , 言及“百钱买春 , 便可足岁 , 殊有食贫居贱之乐” , 因而提笔作画 , 描就一幅《岁朝清供图》 , 以文人笔意入画 , 求其托物言志、训诫后生 , 警示山妻稚子、幼儿童孙“无忘寒士家风也” 。
03
雅 俗 共 赏 写 岁 朝
“寒云万里送残宵 , 面旋祥霙集岁朝 。 ”对于文人画家来说 , 卷轴书画、金石拓片 , 不仅可以庆贺新春 , 也是托物言志 , 抒发胸臆的首选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 清中后期开始 , 江南地区绘画虽然开始出现世俗化题材的趋向 , 但由于画家们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绘画美学精神的把持 , 并通过引金石气的书法入画 , 力图保持文人画的绘画图式和古雅情调 , 使得这一时期的绘画雅俗观并不仅仅概括为“雅俗共赏” , 也使其有着更为深层的内涵 。
这也可以从晚清民国时期 , 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所创作的“岁朝图”中管窥一二 。 其所描岁朝图往往水墨醇厚 , 敷色古艳 , 既充满喜庆吉祥的气氛 , 迎合市场需求略带有世俗情调 , 又不失文人雅兴、自娱自赏之意 , 一派清逸秀美 , 春意盎然的气象 。
在“岁朝清供图”中 , 常常出现的柿子、橘子、荔枝、石榴、仙桃、白菜 , 分别寓意“如意、吉祥、顺利、多子、长寿、清白”等内容;梅花、牡丹、百合、水仙 , 分别寓意了报春与“五福”(梅花有五片花瓣)、富贵、百年好合、吉祥 。
而菊花、松柏、灵芝等则有长寿之意 , 表达出如“岁寒三友”等文人画相似的韵味 。 此外 , 蝙蝠、喜鹊、鹌鹑、公鸡、羊 , 分别寓意了福来、报喜、丰足、大吉、吉祥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