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春晚小品的不好笑,是网络梗带来的“悲哀”( 二 )


有着“东方卓别林”之称的严顺开饰演阿Q同样大获成功 。
【小品|春晚小品的不好笑,是网络梗带来的“悲哀”】也许导演组认为哑剧小品不符合春节热闹的氛围 , 第二年 , 《吃面条》就走上了春晚的舞台 。



在彩排期间 , 全体工作人员都被《吃面条》逗得前仰后合 ,
但依旧有一大批人认为《吃面条》无法登上春晚 ,
理由是:第一 , 这个作品没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 第二 , 《吃面条》让大家笑成这样不严肃 。



五年后 , 宋丹丹梳着麻花辫、头披绿色围巾出演了《懒汉相亲》中的“魏淑芬” ,
到家后她当时的公公英若诚板着脸批评她是“拿肉麻当有趣” ,
当时演员们总认为小品不够高雅 , 难登大雅之堂 。
但这个通俗的喜剧形式却很快被观众接受和认可 ,
没过几年 , 小品就取代歌舞类节目成为观众们最期待的节目 。



再之后 , 赵本山、宋丹丹、赵丽蓉等演员轮番上场 ,
为观众奉上了一个又一个喜剧盛宴 。
那时候人们的娱乐生活较为单一 , 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年代 , 电视让观众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
正因如此 , 春晚才成为“潮流先锋” ,
女主持人们在舞台上的穿搭总能成为当年的爆款 ,
小品演员们在台上的一句台词可能成为观众们咂摸一年的金句 。



赵本山的“没病走两步”、“要啥自行车”至今仍是经久不衰的流行语 ,
赵丽蓉那充满唐山口音的“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来是come去是go”火遍全国 ,
这些经典台词成为观众们一年的欢乐源泉 。
那是小品最鼎盛的年代 , 任何事物似乎都是先在春晚上火才在观众间流行起来 ,
小品制造了无数名场面 , 语言类节目成为最受观众期待的节目 ,
春晚塑造流行语的年代 , 也是春晚小品的黄金年代 。



二、小品与网梗齐头并进的阶段
千禧年后 , 小品依然处于鼎盛期 ,
连相声都稍显逊色 。
而网络的兴起让小品经受了第一次冲击 ,
春晚不再是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第一线 ,
在网上 , 人人都可以是段子手 , 网络段子也能做到博观众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