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说过 , 除夕守岁的习俗开始于魏晋 , 周处的《风土记》中就有关于守岁的记载 , 同时《风土记》中还记载了关于猛兽“年”的传说 。
到了唐代 , 过年的习俗发生了新的变化 。 从过去的祈祷和神秘的氛围 , 开始向娱乐和礼仪的方向转变 。 爆竹已经不再用来“辟邪驱鬼” , 而变成了人们欢乐和喜庆的方式 。 “过年”的重点也从祭祀转为了庆祝 。
本文图片
拜年帖
唐代时 , 人们登门拜年 , 还发明了一种“拜年帖” 。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用赤金箔做成贺卡 , 御书“普天同庆” , 赐予大臣 。 后来这个形式开始在民间普及 , 大家改为用梅花笺纸 , 相互写“拜年贴” , 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 可以说 , 从唐代开始 , 新年真正成为普天同庆的“良辰佳节” 。
本文图片
宋代时 , 人们开始流行过年时吃饺子 。 宋朝吴自牧在《梦粱录·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中记载有:“凡御宴至第三盏 , 方进下酒咸豉 , 双下驼峰角子 。 ”这里的“角子”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饺子 。 而且 , 宋代已经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 , 除夕、春节放爆竹的习俗也逐渐盛行起来 。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有:“是夜禁中爆竹山呼 , 声闻于外 。 ”
到了明朝 , 民间接灶神、贴门神、贴对联、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等活动可以说是日渐丰富起来 。
本文图片
元宵猜灯谜
清朝对过年也是非常重视的 , 宫廷里那天极尽奢华 , 皇帝会写福字赐给群臣 , 过年也会一直延续到元宵佳节才算结束 , 元宵猜灯谜更是成为了极流行的取乐方式 。
可以看出 , 明清时期的新年习俗跟之前的相比又有所不同了 , 礼仪性和应酬性在加强 。 人们在新年里相互拜谒 , 达官贵人流行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讲究互赠礼品 , 相互拜年 。 在新年期间 , 舞狮子、舞龙、演戏、说书、踩高跷等娱乐活动开始出现 , 让人应接不暇 。 这时期 , 新年习俗已经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 成为集中展示中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大博览会 。
那么 , 经过了祭灶、贴门神、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和放爆竹以后 , 在新年这一天里 , 人们还要做什么呢?
当然是拜年了!大年初一 , 人们通常会早早的起床 , 穿新衣戴新帽 , 收拾齐整后 , 就要开始出门走亲访友 , 互相拜年了 。 当然 , 出门时还要再一次燃放爆竹 , 就是我们上次说的“开门爆竹”的习俗 。
本文图片
拜年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拜年”了 。 通常 , 晚辈向长辈叩头施礼 , 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 , 祝其岁岁平安 。 而同辈亲友则是抱拳作揖 , 施礼道贺 。
关于“拜年”的起源 , 有很多种记载 。 拜年之风在汉代时已经有了 , 宋代以后开始发展起来 。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正月一日年节 , 开封府放关扑三日 。 士庶自早互相庆贺 。 ”宋人周煇在《清波杂志》中记载:“宋元祐年间 , 新年贺节 , 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 ”这可能是“拜年”模式的开始阶段 。
【正月初一|这个“年”,你过对了吗?】
- 春联|笔底万丈豪情 从边关春联品读戍边军人“清澈的爱”
- 读书人&“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弄懂两者的区别,才不会闹笑话
- 空性!普巴金刚的普巴,代表着什么?
- 四大名著$87版《红楼梦》“贾宝玉”说她当年太漂亮,剧组的男生都暗恋她
- 道具体@最容易读错的“10个姓氏”,看到最后一个,是不是很意外
- 凯迪拉克#感受CT5的多样魅力,本周末春熙路上演现实版“冰与火之歌”
- 红楼梦|从《红楼梦》里看“大正月里”的禁忌
- 陆压$若列出一份“中国上古神仙排行榜”,哪些神仙人物有资格登榜呢?
- 普六茹#隋杨本姓“普六茹”李唐本姓“大野”当心,不要被别人所利用!
- 招聘|老师批改期末试卷,留下的评语很“刺眼”,家长一怒之下将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