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武松打虎时幸亏用的是棍棒,要是用刀剑,不仅不能成名反而要坐牢

泱泱大国五千年历史文明,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有着千万种不同的解读方式。专家学者们依赖于史书和文物,而民间百姓对历史的知识大多来源于文学作品。在这些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中,《水浒传》是其中的一朵璀璨之花。书中鲜活的历史人物,跨越千百年时空,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文学作品#武松打虎时幸亏用的是棍棒,要是用刀剑,不仅不能成名反而要坐牢
文章插图

《水浒传》中众多好汉,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莫过于武松武二郎。他的成名之战就是在景阳冈打死一只吊睛白额猛虎,从此名传千古。武松打虎并非完全赤手空拳,他看见猛虎的第一反应,是拿起防身的哨棒,想给老虎致命一击。怎奈用力过猛失了准头,一棒打在树枝上,把哨棒打折,无奈何才赤手空拳和老虎打了一架。
文学作品#武松打虎时幸亏用的是棍棒,要是用刀剑,不仅不能成名反而要坐牢
文章插图

话说十八般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哪个打虎不比棍子强,凭武松的神力和武艺,要是手里有刀剑之类的尖锐锋利之物,恐怕只消一下,立即能让老虎毙命。可他偏偏选择了棍棒这种最原始的武器。原来,武松并不傻,他也知道刀剑比棍棒好用,问题是他生活在北宋,根本不敢带那玩意儿。
文学作品#武松打虎时幸亏用的是棍棒,要是用刀剑,不仅不能成名反而要坐牢
文章插图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靠篡夺皇位起家,从此患上了篡位恐惧症,生怕别人有样学样给他来一下子。因此他不仅对手握兵权的武将防范极严,就连民间百姓,也让他如临大敌。大宋开宝三年,赵匡胤突发奇想,下了一道圣旨,禁止京都士人百姓私蓄武器。此后,类似的命令接二连三出台,在宋朝全国范围内推广。
文学作品#武松打虎时幸亏用的是棍棒,要是用刀剑,不仅不能成名反而要坐牢
文章插图

《水浒传》中,好汉们最常携带的防身装备就这两种,一种是武松的哨棒,一种是朴刀。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第一种可以带,第二种也很受限制。《宋会要辑稿》记载,宋仁宗年间朝廷下令不准民间制造使用“着绔刀”,还特地声明其形状外观,“于短枪杆、拄杖头安者谓之拨刀”,“着绔刀”、“拨刀”都是朴刀在不同地区的别称。小说中武松生活的宋徽宗宣和年间,朝廷还专门下旨禁止锻造私藏“博刀”,“博刀”也是朴刀的别名。
文学作品#武松打虎时幸亏用的是棍棒,要是用刀剑,不仅不能成名反而要坐牢
文章插图

因此武松要是敢带着刀剑之类大摇大摆招摇过市,立即就会被锁拿归案,属于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所以他就只能用棍子或拳脚对付老虎的爪牙。武松用什么打虎是小事,关键宋朝皇帝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直接危害到了宋朝的武力储备。在查禁之风最为严厉之时,连民间乡勇的弓箭,都被官府收回统一保管。结果等金兵南下之时,不仅民间百姓手无寸铁,就连各地官府的武库中,由于多年荒废武事,武器都极度匮乏。
【 文学作品#武松打虎时幸亏用的是棍棒,要是用刀剑,不仅不能成名反而要坐牢】文学作品#武松打虎时幸亏用的是棍棒,要是用刀剑,不仅不能成名反而要坐牢
文章插图

南宋初年,地方官吏上奏朝廷,“今州县之间军器乏少”,恳请朝廷批准让他们自己自行制作一批棍棒充作军器。连造两根棍棒都得上奏朝廷批准,这也是两宋武备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