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书法,写得神妙!( 三 )


《爨宝子碑》
|魏晋书法,写得神妙!
本文图片

南朝沿袭晋制 , 禁止立碑 , 故碑刻极少 , 而云南“二爨” ( 《爨宝子碑》 , 《爨龙颜碑》)可谓灿若星辰 , 光耀夜空 。 与《爨龙颜碑》相较 , 此碑字数较少 , 石碑较小(高1.83米 , 宽0.86米) , 故后人称《爨宝子碑》为“小爨” 。 《爨宝子碑》是云南边陲少数民族的首领受汉文化的熏陶 , 仿效汉制而树碑立传的 。 《爨宝子碑》 , 字多别体 。 后人多有考释 。 书体是带有明显隶意的楷书体 。 碑中一部分横画仍保留了隶书的波挑 , 但结体却方整而近于楷书 。 用笔以方笔为主 , 端重古朴 , 拙中有巧 。 看似呆笨 , 却飞动之势常现,古气盎然 。 李根源说该碑“下毛钢健如铁 , 姿媚如神女”;康有为称其书法“朴厚古茂 , 奇姿百出” 。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此碑为“端朴若古佛之容”是很恰当的 。
《瘗鹤铭》局部
|魏晋书法,写得神妙!
本文图片

《瘗鹤铭》 , 大字摩崖 , 南梁天监十三年刻,署名为“华阳真逸撰 , 上皇山樵正书 。 ”这里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 , 内容虽不足道 , 而其书法艺术诚然可贵 。 此铭究竟是何人所书?历来就有争议 。 宋人黄长睿考证它为梁代陶宏景所书 。 碑文存字虽少而气势宏逸 , 神态飞动 , 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 用笔撑挺劲健 , 圆笔藏锋 , 体法从篆隶中变化而来 。 结体宽博舒展 , 上下相衔 , 如仙鹤低舞 , 仪态大方 , 飘然欲仙 , 字如其名 , 表里一致 , 堪称书法杰作 。 北宋黄庭坚认为“大字无过《瘗鹤铭》”、“其胜乃不可貌” , 誉之为“大字之祖” 。 宋曹士冕则推崇其“笔法之妙 , 书家冠冕” 。 此碑之所以被推崇 , 因其为南朝时代书法气韵 , 特别是篆书的中锋用笔的渗入;加之风雨剥蚀的效果 , 还增强了线条的雄健凝重及深沉的韵味 。 此碑的拓本及字帖久传国际 , 名震海内外 , 是研究书法艺术之代表 。 它既是成熟的楷书 , 而又可从中领会楷书发展过程中之篆、隶笔势遗踪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
《大般涅槃经》
|魏晋书法,写得神妙!
本文图片

自从一九OO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来 , 数万卷古代文书公诸于世 , 引起了各科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 敦煌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 , 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彩塑艺术 , 也保存了大量的书法墨迹 。 敦煌书法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发展史 , 特别是隋唐 , 乃至魏晋、秦汉书法艺术发展史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 敦煌书法范围较广 , 一般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书法为主 , 另外还包括敦煌地区古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汉简书法、石窟题记以及现存的碑文书法等 。 敦煌遗书写卷 , 绝大部分用笔抄写 , 为古代民间书法大成 。 卷子的抄写者都是被人雇用的写经生或一般庶民 。 他们常年抄写 , 熟能生巧 , 久书成艺 。 有的书写雄强勇猛、大刀阔斧;有的书写娴熟娟秀 , 温文尔雅 。 书体行、草、隶、篆皆备 , 丰富多彩 , 表现自然质朴 , 机动灵活 。 其功力法度 , 审美情趣 , 都令人仰望赞叹!
【|魏晋书法,写得神妙!】图文源自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