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北京冬奥会的火炬。李隽辉/摄
作者|杨杰
编辑|张国
所有人都在期待主火炬点燃的一刻,它将以怎样的方式出现,历来是奥运开幕式的核心机密。
“表演好坏,点火是成败”,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有这样的说法。“主火炬是什么样子,点火方式是什么,一直是重中之重,它大于所有的文艺表演。”
2月4日晚,主火炬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亮相,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样的点火方式险些不被国际奥委会接纳。
“在点火创意之初,我们研究了历届奥运会,早期就拿着火炬碰一下点着,后来各国拼尽创意。”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主任常宇说。这些年里,人们见过射箭点火、水中点火、拳王阿里颤抖着点火。2008年,中国体操运动员李宁“空中飞人”点燃火炬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这与“外国人脑海里中国人都会武术,能飞檐走壁,腾空而起”的形象暗合。
主创团队回顾了2008年技术资料,发现李宁点燃的火炬,一小时大概消耗5000立方米燃气。为了维持它的巨大火焰,鸟巢专门配了一个燃气站,日夜不停地为它输送动力。
听到这个数字,主创们吓了一跳。“熊熊燃烧的大火当然是人类奥运精神的体现,但它环保吗?”张艺谋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4个仪式,主火炬燃烧一个多月,不知要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从那一刻起,主创团队开始想怎样把火焰变小、如何更环保。
“一开始,艺谋导演想能不能把火转化成光。”常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火从光而来,我们在现场,用光的方式再做回一团火。”
这个没有实火的方案,得到国际奥委会的答复:“你们还有没有B方案?”
古代奥运会上,人们点燃火种以纪念古希腊神话中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现代奥运历史上,1928年首次引入火种,并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进行火种传递。自此,开幕式上必须有“火”,几乎像定理一样不可改变。
“不能用电、不能用光,不能用任何东西代替。”张艺谋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这是一种古典的传统,“隔空点火,我的火跟你的火没挨着,那都不算。”跑道旁常有火种灯跟随,万一火炬意外熄灭,需用火种灯点燃。
“它是一个流程,是一个法律,是一个界定,生生不息、永远燃烧不能熄灭的一个象征。”张艺谋说。
用光代替火的方案被否决后,导演团队设计出颠覆式的“微火”方案。
“很多人一开始准备看一个石破天惊的东西,结果可能会意外。”张艺谋说。
想到这个创意后,他向北京冬奥组委报告,很快得到支持。他开始紧张地等待,国际奥委会是否会点头。“人家一百年都不是你这个样子,这符合不符合《奥林匹克宪章》,他能接受吗?”
北京提出用清洁氢能源做燃料,国际奥委会同意了。但说到把火做小,他们有些犹豫。“奥运之火就是要熊熊燃烧,不能因为低碳改变百年传统。”常宇回忆国际奥委会的担忧声音。
北京冬奥组委的高层认可低碳的理念,北京冬奥组委领导要求,一定要去做国际奥委会的工作。当时,中国还未宣布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 冬奥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纪念邮票发行 沪上邮迷争相购买
- 书法&“笨小孩”文征明隶书竟如此惊艳,方方正正,扎实沉稳,浑厚拙朴
- 篆刻&气质美女吴越,早年混入演艺圈,父亲极力反对
- 父母&儿女能否成龙凤,和分数无关,曾国藩留下6字家训,点醒天下父母
- 衣服&古代衣服那么长,不怕脏吗原来他们所穿的衣服都是有讲究的
- 学生时代&7岁的司马光就懂得砸缸救人,救的人到底是谁?他有这样的成就!
- 衙役&此人是北宋公认清官,包拯都崇拜,仅凭少一样证物就破了和尚冤案
- 方腊&水浒传当中威名赫赫的方腊,究竟是怎样的人物,他又为何起义
- 圈套&封神演义,妲己为何不遵女娲号令残杀商纣忠臣,竟是中了阐教圈套
- 孝陵&这座陵墓是皇家之墓,为何没有盗墓贼光顾?因康熙写下的15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