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经历了上百个虎年,虎是怎样从猛兽变成“萌”兽的?( 二 )


虎与人同时出现,在古代文物上,常常表现为“虎食人”的装饰纹样。最有名的是商代晚期虎食人青铜卣,整件器物是一只蹲着的老虎,前胸抱持一人,虎口大张正对人头。
故宫博物院&经历了上百个虎年,虎是怎样从猛兽变成“萌”兽的?
文章插图

虎食人青铜卣,现藏日本京都泉屋美术馆 网络
对于这件器物中人与虎的关系,存在不同看法。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认为青铜纹饰突出了“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的特点,呈现出“狞厉之美”,由此推断,这件青铜器表现的是虎食人的血腥场景。
但著名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张光直却认为,这实际上是原始萨满思想的体现,虎作为超能力动物,具有帮助人沟通天地的力量。
故宫博物院&经历了上百个虎年,虎是怎样从猛兽变成“萌”兽的?
文章插图

虎食人青铜卣,现藏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 网络
这种图案在先秦诸多器物中都曾经出现,甚至形成了一个图案母题,如商代龙虎纹青铜尊腹部有三组虎食人图案,为虎口含一人,而后母戊大方鼎鼎耳则是两只老虎对持一个人头的图案,妇好墓出土的青铜钺上也有类似纹饰。
故宫博物院&经历了上百个虎年,虎是怎样从猛兽变成“萌”兽的?
文章插图

龙虎纹青铜尊 网络
一般认为,青铜器上包括饕餮纹在内的各种动物纹表示了先民的图腾信仰,带有祈求神秘力量保佑的目的。《左传》中说“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从这一点看,虎食人的纹饰还反映了人类祈望借助老虎神奇力量的心理。这也是虎驱邪、避凶功能的由来。
故宫博物院&经历了上百个虎年,虎是怎样从猛兽变成“萌”兽的?
文章插图

图为西周早期的蝉纹觯,蝉每日只靠餐风饮露维持生命,却能飞天入地、蜕壳变化,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崇敬。 故宫博物院
早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就说老虎能食鬼魅,因此后世也常用老虎来充当“守护神”。隋唐时期的镇墓兽就借鉴了狮、虎一类的猛兽形象。北魏永固陵中发现的石券门,以虎头作门墩,有驱邪守卫的用意。
故宫博物院&经历了上百个虎年,虎是怎样从猛兽变成“萌”兽的?
文章插图

门墩为虎头的北魏永固陵石券门 网络
「军国大事中的虎」虎在古代有超自然的一面,也有强调其动物性的一面。这个特点往往将虎与军事联系起来。“虎狼之师”、“虎贲之士”,都是在形容军队将士拥有虎的凶猛和力量。虎的形象也因此常出现在军事器物上。
殷墟妇好墓便曾出土一件石磬,体型硕大,长达84厘米,上面刻有的老虎图案,几乎占满整个磬面。妇好本人是商代赫赫有名的女将领,从象征武力的虎纹,可以合理推测这件石磬很可能曾经用于军事场合。
故宫博物院&经历了上百个虎年,虎是怎样从猛兽变成“萌”兽的?
文章插图

这件虎纹石磐可称为商代磐中之王,正面刻有雄健虎纹,据测定此磐已有5个音阶,可演奏不同乐曲 网络
在《尚书·牧誓》中,记载着武王伐纣时,就命令军士踏着军乐的节奏前进,并且发出对军士“如虎如貔、如熊如罴”的期许。
与虎相关最有名的军事器物,是虎符。虎符是调遣军队的凭证,多用青铜制成伏虎的形状,一分为二,左半由将帅保存,右半由朝廷保存,两半之间有子母扣,必须两半相合无间,才能调动军队,这也是“符合”一词的来历。
故宫博物院&经历了上百个虎年,虎是怎样从猛兽变成“萌”兽的?
文章插图

战国辟大夫虎符 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