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人勤春来早:在“破五节”尽享冰雪之约、虎年之乐

邓海建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邓海建!人勤春来早:在“破五节”尽享冰雪之约、虎年之乐
文章插图
博大精深的年俗文化,历来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破旧立新、激浊扬清,正月里头的这个大日子,对传统习俗里的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人生哲学意义上的破与立:送走一切不好的,迎来一切美好的。
有关“破五节”的寓意,《燕京岁时记》中说得很明白: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在广袤的中国农村,迄今仍有“破五不回家”的说法。正月初五这天过完,之前的诸多春节禁忌才可破除。不能不宜的,才百无禁忌。
可见,“破五节”至少有三重内涵:一是强调日常生活习俗。比如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北方年俗里一般不允许搞卫生,扫地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先放在屋里拐角处。二是以全民仪式感破旧启新。摆宴席、放鞭炮、吃“元宝”饺子,要声势浩大地送“五穷”,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至此,春节才让人从沉重和庄严中舒展开来。三是表达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初五当日,民间还有“迎财神”的习俗,商户也都在这天重新开业,寄望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一切的一切,其实还蕴含着两个最朴素的生存逻辑:幸福要靠双手创造,人勤春来早。
邓海建!人勤春来早:在“破五节”尽享冰雪之约、虎年之乐
文章插图
传统春节,是旧年的总结,亦是新年的开端。因此。年俗文化的核心与精髓,除了家国两圆,便是美好与希望。有人说,“当一个地道的中国农民准备好了过年的物品,洗净了带着泥土的手,把一副春联恭恭敬敬地捧回家,贴在自己的家门前时,中国文化在此时,才显现出了惊人的能量。”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万物之中,希望至美。“破五节”,便是希望之萌发。这希望,无论是耄耋老者、抑或是垂髫小儿,都是眼里的光、是心里的暖,是一撇一捺书写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魄。
欢欢喜喜中国年,合家团圆过大年。数据显示,虎年春节全国春运旅客到发总量预计为13.59亿人次,相较2021年实现增长4.92亿人次,同比预增长56.7%,与2019年(疫情前)相比,总量仍处于低位水平,约为2019年的45.6%。数字的背后,固然有疫情之下就地过年的影响,但这些扎实的数字,仍对着万家灯火的团圆与期盼。
正月初五“破五节”,虽然在禁燃令之下,烟花爆竹声小了,但人们对习俗的惦念与遵循,仍在拜财神等传统中流转。以家为单位、以故土为中心,春节,像是古老魔法师的一场炫技表演,闹腾了一整个民族的图腾与祝愿。
过了正月初五,就要加油奋斗了。因为“破五节”之后,希望就立于神州大地之上。推开了年的大门,人们就一步踏进了春天,天地立时变得热腾腾的。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主任田春林称,虎年正月初五到初八将迎来节后第一波客流出行高峰。节后返程客流将从主要的劳务输出省市及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聚集。那些候鸟般回乡过年的人们,又开始潮汐般涌向步履匆忙的城市。春节像是充电的过程,趁着料峭春风,再次踏上年月的奋进旅程。农田、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军营、科研院所……每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又要开始新一年的忙碌与奔跑。
邓海建!人勤春来早:在“破五节”尽享冰雪之约、虎年之乐
文章插图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百节年为首。过好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自然是顶顶要紧的大事。禾谷成熟、农事告终,典庆丰收、慰藉辛劳,这是新年的缘起。诚如学者所言,一整个传统年节,涵养的便是中华文化敬畏天命、慎终追远的人文心理,真诚积极、和乐欢快的人生态度,顺应天时、周而复始的自然理念。从除夕到初一,从初五到十五……无论何时踏上新春奋进号列车,就有万里山河待驰骋,就有星辰大海可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