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长津湖之水门桥》:没有战无不胜的英雄,只有大义凛然的普通人( 二 )


志愿军|《长津湖之水门桥》:没有战无不胜的英雄,只有大义凛然的普通人
文章图片

【志愿军|《长津湖之水门桥》:没有战无不胜的英雄,只有大义凛然的普通人】人物成长的隐喻意义
影片最为感人的文戏 , 自然是伍万里的成长历程 。 伍万里从带点莽撞和叛逆的少年 , 在战场上逐渐变得成熟稳重 。 更重要的是 , 伍万里对于战斗的目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他不再执着于杀敌的数量 , 而是执念于每个战友都能活着回去 。
在不断的战斗中 , 面对一次次战友死亡的悲情时刻 , 伍万里并没有失去反思与成长的能力 。 他看到美军伤兵因痛苦和寒冷而发抖时 , 会用自己身上的被子为对方送去一点关爱和温暖 。 这是影片非常重要的道德立场 , 它希望观众看到 , 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他们为和平而战 , 为祖国而战 , 他们内心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
围绕伍万里的成长 , 影片设置了几个颇有象征意味的细节 。 在最后的决战之前 , 伍千里郑重地把鱼鹰哨挂在伍万里的脖子上 , 梅生则把手表给了伍万里 。 此刻 , 伍万里无疑是“幸福”的 , 他得到了七连连长和指导员最珍贵的礼物 。 此后 , 只要伍万里在战斗 , 曾经用过这个鱼鹰哨的人就会激励他一往无前;只要伍万里还活着 , 那块表就会提醒他 , 在时间的流逝中 , 有些人、有些精神会以另一种方式活在我们心中 。 更令人无语凝噎的是 , 伍千里牺牲之后 , 伍万里依偎在他身边被冻僵了 , 美军用火焰枪喷射时 , 将伍千里烧成火球 , 而这火球刚好融化了伍万里身上的坚冰 , 暖和了他的身体 。 这是伍千里“发挥余热” , 温暖“子一代”的生命 , 鼓励他们继续战斗生动而悲壮的隐喻 。
在一部战斗场景占了很大比例的影片中 , 我们仍然看到了感人的人物形象 , 看到了人物之间的深情互动 , 看到了最年轻的战士在如父如兄的战友保护、帮助、指引、点化、鼓励之下 , 成为一名钢铁英雄 , 这是影片在剧情设置和人物刻画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 也是影片在主题表达上更富层次的积极尝试 。
当第九兵团在火车站集结时 , 各连汇报伤亡人数 , 伍万里孤零零地一人站在一旁 , 大声报告“第七穿插连 , 应到157人 , 实到1人”时 , 任是铁血男儿 , 也不由潸然 。 这时的伍万里是孤独的 , 也是豪壮的 , 他身上凝结了无数英灵的期盼与嘱托 , 见证了无数英烈的功勋与风范 。
志愿军|《长津湖之水门桥》:没有战无不胜的英雄,只有大义凛然的普通人
文章图片

主线设置的艺术得失
影片为了体现场景的丰富性与视野的开阔性 , 同时也为了勾勒抗美援朝战争的复杂格局与背后的政治角力 , 展现了麦克阿瑟与杜鲁门在面对部队撤退时的不同考量与决策 。 这些场景固然可以表现麦克阿瑟的狂妄、暴躁与刚愎 , 以及杜鲁门总统作为政客的老谋深算 , 却也分散了观众对于情节主线的关注 。
观众对《水门桥》的期待视野 , 应该接近于南斯拉夫的电影《桥》(1969) 。 《桥》放弃史诗性的追求 , 聚焦于游击队员如何炸毁德国人重兵守卫的大桥 。 观众能在这个过程中领略情节的一波三折、惊心动魄 , 也能感动于游击队员的大智大勇、前仆后继 。 比较而言 , 如果《水门桥》不是心怀过高的叙事野心 , 过分追求宏大叙事的壮阔 , 砍掉这些孱弱而突兀的支线 , 将情节重心放在如何炸桥上面 , 情节的凝聚力和观赏性会有质的提高 。
虽然 , 影片在展现志愿军奋不顾身地炸毁水门桥时 , 突出了志愿军战术的变化与调整 , 但整体而言对于战斗思路的介绍不够细致 。 例如伍千里部署四个小分队分头行动时 , 各分队的战斗目标交代得不清晰 , 各分队之间的配合与呼应不明显 , 导致观众的观影体验缺少那种密不透风的紧张感 , 以及完全进入剧情之后的焦灼与压迫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