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肜$语文书上最著名的“浪子回头”,成为国家栋梁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课本上,有一篇名为《除三害》的选读课文。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周处的年轻人,因为为人蛮横强悍,成为了当地的一个祸害,老百姓们将他与河中的蛟龙、山上的猛虎并称为“三害”。为了维护地方的安宁,有人劝说周处去为民除害,实则是想让他送命。最终周处成功的除掉了老虎,在与蛟龙搏斗时,因为许久不见人影,众人便以为他也死了。
司马肜$语文书上最著名的“浪子回头”,成为国家栋梁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文章插图

在“三害”中,只有周处是人,老百姓也视他为首害。得知周处死了,老百姓们纷纷庆贺。等到周处回来后,这才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原来在乡亲们的心里是个祸害。自此,周处一改昔日作风,拜名师、立大志,终于成了国家栋梁。周处是典型的“浪子回头”,对于引导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有着促进作用。但因为种种原因,课本上并未详细交代周处后来的故事。
司马肜$语文书上最著名的“浪子回头”,成为国家栋梁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文章插图

周处的父亲周鲂是东吴的鄱阳太守,在《三国演义》中是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但也正因为周鲂有官职在身,所以才为周处提供了恣意妄为的家境。在“除三害”之后,周处也奋发向上,开始走向了仕途。但一直到吴国灭亡,他也并未爬上高位,只是做到了一个无难都督,但这个官职就已经超过了其父的鄱阳太守。公元280年,吴国灭亡,时年44岁的周处转仕晋朝,官至御史中丞。
司马肜$语文书上最著名的“浪子回头”,成为国家栋梁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文章插图

御史主管纠察,对整顿吏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处自从“浪子回头”后,便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在御史的位置上得罪了不少人。公元296年,氐人齐万年反叛,朝廷决定派人出征。这是非常好的借刀杀人的机会,一群早就恨不得将周处碎尸万段的大臣纷纷向皇帝推荐周处。已经60岁高龄的周处家中还有老母在堂,有人建议他以此为由推辞出征。但周处认为忠孝难两全,毅然领命出征。【 司马肜$语文书上最著名的“浪子回头”,成为国家栋梁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司马肜$语文书上最著名的“浪子回头”,成为国家栋梁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文章插图

齐万年得知是周处前来讨伐,便说:“周处文武兼备,如果独自决断而来,势不可挡。如果受制于人,就一定会被我捉住。”西晋朝廷虽派遣周处讨伐,但并非为最高统帅,他只是作为征西大将军、梁王司马肜的下属。最要命的是,当年做御史中丞时,梁王司马肜违法,被周处依法给办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周处成了自己的下属,司马肜自然不会再让他活着回去。司马肜受意夏侯骏,让他逼周处带5000人为先锋,进攻7万敌军主力。冷兵器时代,人数多的一方,赢面往往更大。周处以5000人进攻7万人,无异于以卵击石。周处说:“我军没有后援,必定失败,不仅自身灭亡,也是国家的耻辱。”但是司马肜就是想要他死,以最高统帅的身份,继续向周处施压。不得已,周处只得硬着头皮出发。按说冲锋前,应该先让士兵吃饱肚子,但司马肜坚持不让。
司马肜$语文书上最著名的“浪子回头”,成为国家栋梁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文章插图

等周处带着5000饿着肚子的士兵展开进攻后,司马肜立即下令大军后撤,断了他的后援,美滋滋的看着周处战死。周处对自己的处境心知肚明,便赋诗一首: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美梁黍,期待能善终。随后周处便激励士卒、带头冲锋,他们从早晨杀到日暮,以5000人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杀敌万余人。因为司马肜不允许有人支援他,周处的手下便劝他先突围再做打算,但周处拒绝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即便今天能活着突围,也难保司马肜明天不会再派自己来送死,自己只有战死才能保住名节和高堂老母。周处说道:“这是我报效臣节献出生命的时刻,为何要撤退?以身殉国,不也是可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