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媒:《赤色黎明》后,好莱坞电影不再让中国当“反派”

美国《华尔街日报》2月5日文章 , 原题: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如何引导好莱坞寻找新反派2008年 , 米高梅电影公司迫切需要一些令人熟悉的东西 。 该公司正极力避免破产 , 高管们检索其旧电影库以确定能翻拍什么 。 很快一部影片浮出水面:描述苏军入侵美国的1984年热映电影《赤色黎明》 。 那么 , “谁是反派?”该翻拍片的编剧之一帕斯莫尔问米高梅公司的高管 。 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中国 。
但在此后的多年内 , 该翻拍片从概念到最终制作完成的过程 , 都一直被引述为好莱坞与其最重要外国市场——中国——之间的关系转折点 。
米高梅公司起初计划在动摇美国经济信心的2008年经济衰退后发行新翻拍的《赤色黎明》 。 另一方面 , 中国刚刚在北京举办的夏奥会上招待来自全世界的客人 。 中国制造商开始在美国投资建厂 。 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的民调结果显示 , 约47%的美国受访者表示中国与日俱增的经济实力对美国不利 。
帕斯莫尔开始构思中国对美国发动一场袭击的剧本 。 但在从帕斯莫尔被告知将中国塑造成反派的那一刻 , 到该片做好放映准备之间的两年多时间内 , 情况发生了变化 。 就在该片于2009年底杀青后不久 , 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在中国市场的票房超过2亿美元 , 并使好莱坞意识到中国巨大的经济潜力 。 趋势显而易见:中国市场票房蒸蒸日上的同时 , 美国市场票房停滞不前 。
【美国|美媒:《赤色黎明》后,好莱坞电影不再让中国当“反派”】到2010年年中该片完成剪辑时 , 没有好莱坞高管愿意触碰一部将其最重要新客户塑造为反派的电影 。 倘若米高梅公司自己发行这部电影 , 哪怕只在美国上映 , 中国也能进行报复:拒绝在其市场放映该公司更有利可图的007系列电影 。 对制片方来说 , 这意味着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彻底改头换面:将片中的反派换成其他国家 。
改版后的新版《赤色黎明》被一家在中国没有业务的小公司收购 , 并于2012年11月上映 。 尽管在美国的4500万美元票房并不足以收回该片预算 , 但这意味着米高梅公司避免了其更卖座大片被赶出中国市场 。 事实证明 , 该片对好莱坞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 。 此后 , 好莱坞没有再制作任何一部将中国塑造成反派的电影 。 (作者埃里希·舒瓦泽尔 , 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