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这才是中国画的基础,不是素描,不是油画,而是它!
从古至今,我们传统绘画都是以线为骨,而不同质感的点线是由不同形式的用笔的结果,比如南齐谢赫六法中就提出“骨法用笔”,自然不难看出古人对用笔很讲究,很早的时候就对有关用笔的知识不断的总结,比如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提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他把用笔看得很重,也讲得比较透彻,他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说出了立意和骨气之间的关系。
文章插图
而我国的书画笔墨本身也就成为了具有一定意义的审美价值,特别是中国画重神似优于形似,笔墨超乎于造型,这就导致了古人对用笔的重视,讲究笔到意到。可以说用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意境的优劣。用笔的轻重、刚柔,运笔的缓急迟涩,笔锋的正侧,顺逆,在纸上留下不同质感的线条(笔迹),体现出不同的主观情绪,而这些线条的粗细、长短、刚柔、畅涩与苍润也就形成画中特有的审美意味。用笔的方法真可谓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但归纳起来,用笔之法,最重要的是要达到平、圆、留、重、变的艺术效果。
文章插图
①平,就是以中锋落笔。所谓平,就是用笔要力量均匀,不结不滞,不忽轻忽重。只有控制住用笔的力量。线条才能平实有力,如“锥画沙”。“平”是绘画用笔最基本的用笔要求。古人云“力透纸背”,就是指用笔要弄才起、行、收都有力度,不能两头重中间轻。勾线时,笔尖要按下去,对纸有一个“压力”。同时手指还要向上擎住笔,有一个“提”力,然 后向行笔方向再用一个“拖”的力量。压力与提力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只提不按就“飘”“轻滑”;只压不提就是“抹”。线条切忌忽轻忽重及“撩”“挑”“滑 ”。“平”的用笔能使线条遒劲有力。
文章插图
圆,就是指用笔能圆转有力,线条富有弹性。形容线条如“折铁股”那般光滑圆润。不柔不弱,不妄生圭角,转折自如,刚劲有力。要做到线条圆劲,首先是要中锋用笔。无论是平划还是转弯,都要保持笔锋在墨痕的中心。无论竖笔或是斜卧笔都是一样。
留,就是指用笔要沉稳,行得开,留得住,意到笔刀。用笔的关键在于控制笔的运行,积点成线,画出的线条如“屋漏痕”一般。所谓“屋漏痕”是指旧房漏雨,常年渗滴,缓慢而下,积点成线,不漂不浮,线条如刻进墙皮,感到非常沉重有力。常以此来比喻书画中好的线条,就是说画画用笔,不可太快,太快则轻飘,线条要沉着刚劲。
文章插图
重,是指落笔要有力量势如“高山坠石”,使线条有力,能入木三分。笔接触纸面时要有一定的压力,不能让纸从纸面上轻轻飘过。像蜻蜓点水一样,一点儿过,这样画出来的线条轻飘没有力量。
变,是在以上“平”、“圆”、“留”、“重”的用笔要求的基础上。力求用笔的变化。法无定法,笔法没有一成不变的,关键是要能轻松自如的驾驭手中之笔,做到意到笔随,无论是哪一种用笔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只有各种笔法互相渗化,互相对比,才能形成丰富多变,富有表现力的线条。
文章插图
因为线条的刚柔、畅湿与苍润,是互相对比中产生的。作画最重线条的力度,所谓力度就是要有阳刚之美。所以,在中国画中,不同的用笔和刚柔相兼的线条,成为超越形之外的审美趣味。
- 安妮·罗达!法国画家安妮·罗达超高清、超写实人物油画作品欣赏
- 鼻烟壶$大神瓶中画“不倒翁小姐姐”,开始:这怎么画?结束:手什么时候寄过来
- 好汉#梁山虽有108将,但真正拿得出手的只有这8位,其余都是混子
- 底线!老祖宗大智慧:酒桌上,有这两种表现的人,往往有大本事,很准
- 度厄真人!封神中,有三位散仙地位超然,这三位,元始不敢管,玉帝管不了
- 曾国藩&人生逆境时,用这3种方法自救,天不渡人,人自渡
- |春晚上这件青铜大面具,背后有咱河南文物修复师的努力
- 渔家!代表上海登上国际舞台!金山这群“辣妈”不简单!
- 晁盖&水浒中的3个细节,让我不寒而栗,不知作者为何能写出这样的剧情
- 不死国#这5个姓氏是《山海经》中的不死族,看看有你的姓氏吗?不死族又有多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