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新年开工读好书|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钱穆读书法( 二 )


我尝见胡适之先生有一个时期出门常常携一两本线装书 , 在舟车上或其他忙里偷闲时翻阅 , 见到有用的材料 , 就折角或以铅笔作记号 。 我想他回家后或者尚有摘抄的手续 。 我记得有一部笔记 , 说王渔洋读书时 , 遇有新隽的典故或词句 , 就用纸条抄出 , 贴在书斋壁上 , 时时览读 , 熟了就揭去 ,换上新得的 。 所以他记得很多 。 这虽是文学上的把戏 , 但科学上何尝不可以仿作呢?我因从来懒得动笔 , 所以没有成就 。
我的读书的短处 , 我已经经验了许多的不方便 , 特地写出来 , 望读者鉴于我的短处 , 第一能专心 , 第二能勤笔 。 这一定有许多成效 。
本文来自《古今名人读书法》
胡适:读书的方法
据我个人的经验 , 有两个条件——一精 , 二博
1.精
以前有“读书三到”的读书法 , 实在是很好的;不过觉得三到有点不够 , 应该有 四到 , 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
读书四到
眼到:是个个字都要认得 。 书是集字而成的 , 要是不能认清 , 就无所谓读书 , 也不必求学 。
口到:前人所谓口到 , 就是把一篇能烂熟地背出来 。 现在虽然没有人能提倡背书 , 但我们如果遇到诗歌以及有精彩的文章 , 总要背下来 , 它至少能使我们在作文的时候 , 得到一种好的影响 。
心到:是要懂得每一句每一字的意思 。
手到:可以帮助心到 。 我们平常所吸收进来的思想 , 无论是听来的 , 或者是看来的 , 不过在脑子里有一点好或坏的模糊而又零碎的东西罢了 。 倘若费一番功夫 , 把他芟除的芟除 , 整理的整理 , 综合起来做成札记 , 然后那经过整理和综合的思想 , 就永久留在脑中 , 于是这思想 , 就属于自己的了 。
2.博
就是什么书都读 。 中国人所谓“开卷有益” , 原也是这个意思 。 我们为什么要博呢?有两个答案:一博是为参考 。 二博是为做人 。
博是为参考
比如我们要读《诗经》 , 最好先去看一看北大的《歌谣周刊》 , 便觉《诗经》容易懂 。 倘先去研究一点社会学 , 文字学 , 音韵学 , 考古学等等以后 , 去看《诗经》 , 就比前更懂得多了 。 倘若研究一点文字学 , 校勘学 , 伦理学 , 心理学 , 数学 , 光学以后去看《墨子》 , 就能全明白了 。
大家知道的:达尔文研究生物演进的状态的时候 , 费了三十多年光阴 , 积了许多材料 , 但是总想不出一个简单的答案来 。 偶尔读那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 便大悟起来 , 了解了那生物演化的原则 。
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 , 无论什么书都读 , 往往一本极平常的书中 , 埋伏着一个很大的暗示 。书既是读得多 , 则参考资料多 , 看一本书 , 就有许多暗示从书外来 。
博是为做人
像旗杆似的孤另另地只有一技之艺的人固然不好 , 就是说起来什么也能说的人 , 然而一点也不精 , 仿佛是一张纸 , 看去虽大 , 其实没有什么实质的也不好 。 我们理想中的读书人是又精又博 , 像金字塔那样 , 又大 , 又高 , 又尖 。所以我说:“为学当如埃及塔 , 要能博大要能高 。 ”
本文来自《古今名人读书法》
钱穆:离开学校 , 参加工作后怎么读书?
读书与做人: 培养情趣、提高境界
我今天的讲题是“读书与做人” ,实在对年青人也有关 。
所谓做人 , 是要做一个理想标准高的人 。 学生在学校读书 , 有毕业时期;但做人却永不毕业——临终一息尚存 , 他仍是一人 , 即仍该做;所以做人须至死才已 。做人圈子大 , 职业圈子小 。 做人当有理想 , 有志愿 。 这种理想与志愿 , 藏在各人内心 , 别人不能见 ,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