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为什么春晚小品越来越尴尬?

小品|为什么春晚小品越来越尴尬?

文章图片

小品|为什么春晚小品越来越尴尬?

文章图片

小品|为什么春晚小品越来越尴尬?

文章图片

小品|为什么春晚小品越来越尴尬?

文章图片


每年的央视春节晚会 , 已经成为春节的一个符号 。 虽不是人人都喜欢看 , 但开着电视 , 把春晚当背景音 , 就让人感到有“年味” 。 其中 , 小品也是大家都十分关注的一部分 。
可近年来春晚小品却一年比一年尴尬 。 为什么春晚的小品难复从前的辉煌呢?
小品是一种新兴的表演形式 , 1983年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 , 1984年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使小品正式成立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 , 从此小品成为春晚不可或缺的表演节目 。

一个优秀的小品 , 需要具备以下特点:短小精悍、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贴近生活、针砭时弊 。
然而当前的大多小品虽然短小却不精悍 , 甚至也不幽默 , 脱离生活 。 这样的小品又怎么会好看呢?
一、喊口号现象严重 。 喊口号与小品本就不搭 , 况且很多口号既没哲理 , 又不押韵 , 却把喊口号当做作品的升华 , 既生硬又突兀 。 演着演着突然就一起喊起口号 , 能不尬吗?
如今年小品 , 《父与子》本来说的好好的 , 突然就来一句口号“我们能有这样的爸爸 , 我!骄!傲!”

二、滥用过时的流行语 。 比如今年的小品中的“猥琐发育 , 别浪” , “芭比Q”等 , 且不说有些词语已经过时了 , 这些词语用在书面语中吐槽到是挺合适的 , 但是一旦生活中挂在嘴边就会让人尬住 , 像极了老人想融入年轻人 , 于是学了几个新词不分语境地乱用 。

三、重说教轻情节 。 即演员的台词全都是书面语或者宣传意味浓厚的话 , 和现实中生活化的语境一点都不相符 , 给人的感觉就是全程教科书式的照本宣科 , 硬性说教 , 最后再来个强行步入正题的煽情嘴炮 , 干巴巴说一通道理就完事 。

四、脱离实际 , 缺乏常识 。 比如21年的小品《阳台》 , 不知道哪个鬼才想出来的用无人机来送餐 , 这样送餐效率低不说 , 还危险 。

五、有些小品就是凑数的 。 里面的演员是当红的流量明星 , 演技差、剧本差不说 , 还多次笑场 , 不知所云 , 观感十分尴尬 。

六、剧本过于套路模板化 , 缺乏想象力 。 今年春晚前 , B站各路大神都在押题 , 可见春晚的小品套路都被群众摸透了 , 春晚小品都快成了八股文了 。

今年的小品《休息区的故事》更过分 , 跟以前演的两个小品《危机时刻》《特殊任务》不能说相似 , 简直一模一样 , 就换了个场景和职业 , 换汤不换药 , 甚至只换了个碗!

【小品|为什么春晚小品越来越尴尬?】90年代到00年代的小品形式多种多样 , 从开山鼻祖的哑剧小品《吃鸡》 , 到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拍电影》《主角与配角》等 , 小品中的“演技”成分达到巅峰 , 再到赵丽蓉巩、汉林的《如此包装》《打工奇遇》等针砭时弊 , 最后到赵本山的《卖拐》《买车》等 , 让言语超越了演技 , 并把言语发挥到极致 。 其中还有黄宏、蔡明、潘长江、郭达、宋丹丹等演绎的小品也让人耳目一新 , 印象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