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谷爱凌身后的大烟筒是什么?清华教授揭秘怎样在炼钢遗址上“飞天”

冬奥会$谷爱凌身后的大烟筒是什么?清华教授揭秘怎样在炼钢遗址上“飞天”
文章插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7日讯(驻京采访人员柯立)谷爱凌2月7日在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比赛惊艳世界,背后两个大烟筒引人注目。滑雪大跳台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揭秘:大烟筒是十年前首钢炼钢的厂房遗址。
大跳台地处停产的炼钢厂房遗址
1919年建厂的首都钢铁集团,为减少污染,钢铁主业2010年在京停产,搬到渤海湾小岛曹妃甸;2016年,北京冬奥组委入驻首钢园区。
几年来,首钢园区在保留原有工业遗存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内部功能改造与空间更新。曾经用作炼铁和储料的工业建筑,被改造成现代化的办公场所;两个2.5万平方米的精煤车间,改造成国家体育总局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等冬季项目训练场馆。
冬奥会$谷爱凌身后的大烟筒是什么?清华教授揭秘怎样在炼钢遗址上“飞天”
文章插图

首钢滑雪大跳台。长江日报采访人员詹松 摄
大跳台位于首钢老工业园北区,场地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原首钢发电主厂房、冷却塔以及原首钢制氧厂厂房。
原来首钢老厂区的冷却泵站,在冬奥会期间变身为验票安检大厅和赛事管理办公区,赛后将被改造为多功能综合楼,为未来的体育公园提供配套服务功能;以前的制氧主厂房在冬奥会赛时期间被改造成为综合服务楼。
冬奥会$谷爱凌身后的大烟筒是什么?清华教授揭秘怎样在炼钢遗址上“飞天”
文章插图

谷爱凌在滑雪大跳台首秀。长江日报采访人员詹松 摄
张利接受长江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披露,“大跳台”的设计灵感来自跳台与敦煌壁画中“飞天”飘带形象的契合,希望以建筑外形的优美、流畅,传递出中国式的浪漫。
该项目建筑采用的是渐变颜色的设计,其中是从蓝到黄的24种颜色,该灵感来源于冬奥会会徽。
冬奥会$谷爱凌身后的大烟筒是什么?清华教授揭秘怎样在炼钢遗址上“飞天”
文章插图

谷爱凌完成北京冬奥会首秀。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张琳 摄
谷爱凌、苏翊鸣等冬奥健儿将在这里完成各种高难动作,该赛事总共将产生4枚金牌。张利说,祝福谷爱凌等冬奥健儿在滑雪大跳台项目腾跃、飞翔,取得优异成绩。
大跳台秉承可持续办奥理念
首钢滑雪大跳台既是单板大跳台运动(Big Air)在全球的首座永久跳台,也是全球首个设立在城市工业遗址上的永久奥运场馆。其剖面结构不仅满足大跳台比赛的要求,还可以通过附加临时单元体结构在48小时内完成向空中技巧场地的转换,这样的变换技术同样是全球首例。
冬奥会$谷爱凌身后的大烟筒是什么?清华教授揭秘怎样在炼钢遗址上“飞天”
文章插图

滑雪大跳台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担任冬奥会火炬手。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柯立 摄
“在首钢园区我们直接关注‘漫游任务’:环绕湖区的景观和设施要怎么安排?”张利强调,好的设计一定是以人们的生活为模板出发的。因此,奥运场馆这样的“超人”场馆也要向常人靠拢。
首钢滑雪大跳台带动了首钢老工业区的改造,这个改造为了以后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不论是园区湖边方便游客随时坐下休息的台阶,还是与周围冷却塔完美融合的首钢“最美天际线”,以及赛后一些场馆可以作为创意办公空间出租,每一个巧思都坚守着可持续的理念。
冬奥会$谷爱凌身后的大烟筒是什么?清华教授揭秘怎样在炼钢遗址上“飞天”
文章插图

谷爱凌在滑雪大跳台首秀。长江日报采访人员詹松 摄
冬奥会后,该场地可承办国内外大跳台项目体育比赛,成为专业运动员和运动队训练场地、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拔基地、赛事管理人员训练基地等,直接服务于中国冰雪运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