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书法书写写文辞写情性主体情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二 )


文章插图

张旭《古诗四帖》局部
一心只作为技能来把握运用的时代确曾有过。时代已将这种功能淘汰,新中国成立前各公事部门都有专门抄录文书的人,现在完全被更有效的信息工具、手段淘汰。当前存在的书者只有手上的技能而不能书写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辞的现象,是畸形的历史造成的,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正常现象。我们不能因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而视之为正常。因为所书文辞总是有思想感情的,一个人的书写总能让自己的情性与之契合,才可能产生好的艺术效果。
一切的艺术,都反映主体的思想感情,书法作为自觉的艺术形式,不能无视它表达思想感情的要求。事实上,当前许多作品中出现的浮躁,所书文辞的意境与书作神采全不相干,除了一些技能表现,缺少耐品的意蕴,与这种不重视主体的精神修养,不无关系。
事实上,作为纯艺术创作,写字,只是以字作为媒体,发掘和充分利用这一形式的可能,表达的仍是人的情致意兴、人的本质力量丰富性。不能充分运用这一形式的可能,仅仅只有写出文字的一点功夫,在作为纯艺术发展的今天,不能抓住这一根本,会有怎样一种结果,不说也会想到了。
从书法开始出现到今天成为纯艺术形式,对于它的审美效果和审美意义,人们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化发展的。书法初有之时,除了技能要求,人不知有其他。可是发展到唐代,人们就已认识到书法是主体的精神面貌的形式、情志意兴的形式。韩愈在赞张旭书法精神的同时,就对那种
“不得其心而逐其迹”(韩愈《送高闲上人序》)
的书法提出了批评。发展到宋代,欧、苏、黄等更明确提出书法不只是技能,更是精神产品,它直接反映人。人有雅俗,书亦有雅俗。书的雅俗正是人的雅俗、人的情性的雅俗的反映。所以黄山谷在《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九中说:
“士大夫处世可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雅俗!书法书写写文辞写情性主体情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文章插图

怀素《自叙帖》局部
【 雅俗!书法书写写文辞写情性主体情感在创作中的作用】没有一种真率的心态,不能以真情入书,书也不可能成为有审美效果的艺术。唐代书法大发展巅峰,无论是楷书还是草书,楷书以法度明世,草书则是最性情的体现,不能不说“颠张醉素”那种书写状态,完全是性情的喷发,这从唐代诗人赞美两位(张旭、怀素)的诗作中窥见,尤其是诗仙李白那首“《草书歌行》”描写书法家书写草书的狂放疾书,情感到极致,是为书法诗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