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面面观|150多年就有海外粉,古人眼中的“冰墩墩”( 三 )


南朝任昉《述异记》“今有蚩尤齿 , 长二寸坚不可碎”这些记载显然没有提到蚩尤有什么坐骑 , 若说能和熊猫扯上关系 , 那就是铜铁两个字了 。 蚩尤形象铜头铁额 , 大熊猫“食铜铁” 。 侯印国表示 , 黄帝蚩尤大战时蚩尤的坐骑是食铁兽 , 也就是今天的大熊猫 。 这个“新知识”虽然毫无根据 , 但无疑极具传播力 , 一些科普博主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短短几年之间 , 蚩尤曾经骑熊猫就已经变成了一个“知识点” , 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知识“讹传”的一个常见情景 。
侯印国说 , 古神兽貔貅一度也被当作熊猫 。 明代后期有位旅行家胡世安 , 在他所编撰的峨眉山方志《译峨籁》中记载了峨眉山上一种叫“貔貅”的动物 , 外形像犬 , 毛皮黄白色 , 长相憨厚 , 性格迟钝 , 也不怎么怕人 , 经常被山上的狗群欺负 。 叫声响亮 , 大概像是在念“陀佛” , 喜欢爬树 , 能爬到杉木和松树的树顶上 , 晚上喜欢睡在竹篱围墙下 。 从描述来看这个动物似乎就是大熊猫 , 这么说来 , 自古传说的神兽貔貅岂不就是大熊猫了 。
当地一直有传说 , 这个动物当地方言叫“皮裘” , 是有些来旅行的文人 , 觉得皮裘这个名字实在不雅 , 才改成谐音“貔貅” , 实际上跟上古神兽貔貅没啥关系 。 从此之后 , 大家纷纷传说貔貅就是熊猫 , 乃至上推到《尚书》《史记》等书中关于貔貅的记载 , 认为都是熊猫 。 侯印国说 , 民众期待证明古代重要典籍中早都记载熊猫的心情不难理解 , 但要根据这个记载说《史记》里的貔貅就是熊猫 , 实在是牵强了 。
|文娱面面观|150多年就有海外粉,古人眼中的“冰墩墩”
本文图片

古代唯一和大熊猫有关的故事
古代真有与大熊猫有关的故事吗?侯印国表示 , 在古代 , 关于大熊猫的记载大都是字典和类书的词条 , 毫无故事性可言 , 唯一有趣的故事来自明代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 。
其中第三十五回讲 , “一日 , 楚王与重耳猎于云梦之泽 。 ”有士兵从山谷赶出来一只奇兽:“似熊非熊 , 其鼻如象 , 其头似狮 , 其足似虎 , 其发如豺 , 其鬣似野豕 , 其尾似牛 , 其身大于马 , 其文黑白斑驳 , 剑戟刀箭 , 俱不能伤 , 嚼铁如泥 , 车轴裹铁 , 俱被啮食 , 矫捷无伦” 。 楚王问重耳可知这野兽叫什么名字 , 重耳身边跟随他的大臣赵衰博闻强识 , 上前说“此兽其名曰貘” 。
“看到这里 , 这个猛兽显然就是一头大熊猫了 。 ”此时重耳手下另一位跟随他逃亡的勇士魏犨直奔熊猫连击数拳 , 没想到这熊猫一舌头过去 , 就把魏犨腰间的金腰带给吃掉一截 , 魏犨大怒 , 喊了一声“孽畜不得无礼”就跳跃而起 , 骑在熊猫身上死死卡住脖子 , 最终耗光了熊猫的气力 , 抓着它的鼻子把它牵到两位君王面前来 。 楚王不由感慨 , 重耳手下文武兼备 , “吾国中万不及一也” 。
“《东周列国志》毕竟是一部小说 , 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原文 , 就会发现作者显然没有见过真正的大熊猫 。 ”侯印国笑说 , 其把貘和熊猫这两种都叫貘的动物糅合在了一个动物上 , 比如描写这个貘“其鼻如象” , 其实就是貘的特征 , 我们可爱的熊猫滚滚可没有一只大象鼻子 。
据悉 , 青年文化学者侯印国将在紫牛新闻 , 定期推出历史文化访谈 , 针对大家关注的文化热点 , 钩沉并解读“典籍里的中国”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