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的来历
1、鞭炮又称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使用火烧竹子 , 使之爆裂发声,因竹子焚烧发出响声,故称爆竹 。这种习俗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
2、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 , 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以放鞭炮来庆祝 。甚至在很多地方老人去世也会放鞭炮,但不是为了庆祝 。各地的习俗不同,鞭炮的用途也不同,但大多都是为了庆祝 。
![鞭炮的来历,放鞭炮的来历30字](http://img.ningxialong.com/240213/02302I5Z-0.jpg)
文章插图
放鞭炮的来历30字【鞭炮的来历,放鞭炮的来历30字】放爆竹是中国人过春节的第一大习俗,从古至今相沿不辍 。爆竹是中国的特产,也称“爆仗”、“炮仗”、“鞭炮” 。它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
《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 。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 。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 。古人说它是可以令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驱逐瘟邪,才可得到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里的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 。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 。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 。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
- 春卷皮怎么保存 保管春卷皮的步骤
- 早安心语简单一句话说说 早安心语简单的一句话
- 圣毅的寓意
- 剥好的毛豆米怎么保存 如何储存剥好的毛豆米
- 熬好的骨头汤怎么保存 存放骨头汤的方法
- 电脑的快速启动键有哪些
- 紫菜可以放冰箱吗 紫菜的保存方法
- 车牌螺丝哪里有卖的,汽车牌照螺丝哪里有卖的
- 彩铅画怎么保存 保管彩铅画的窍门
- 计算机进制转换方法,计算机中的进制8421法是怎么转换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