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粮食老板转行做手工灯笼,生产一年几天卖光,子女却无人愿学

元宵节|粮食老板转行做手工灯笼,生产一年几天卖光,子女却无人愿学
本文图片

今天是正月十五 , 也是传统习俗中的“元宵节” 。 在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地方 , 都流传着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 。 这天晚上 , 一家人会穿着一新 , 大人们领着孩子走出家门看花灯 , 而孩子们手里则会提着一个灯笼 , 说是为了照亮道路方便行走 , 其实 , 大多是为了烘托出节日气氛来 。 在以前呀 , 孩子们提的这个灯笼大多是手工扎的 , 外面糊上花纸 , 里面点上一根蜡烛 , 提着灯笼在村子里串门 , 感觉特别喜气 。 记得小时候 , 经常可以看到搞恶的大人们 , 会指着灯笼一本正经地对孩子说:快看 , 你这灯笼下面有鸡屎了 。 大多数孩子会信以为真 , 当他把灯笼翻个底朝上看的时候 , 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发生了:蜡烛燃着了灯笼纸…孩子自然会难过地哭 , 而一旁的大人则是一个劲地“嘿嘿”坏笑 。 2022年2月14日 , 安徽阜阳城区人民路灯笼销售专区内 , 市民们在给家中的孩子选购灯笼迎 元宵 。
元宵节|粮食老板转行做手工灯笼,生产一年几天卖光,子女却无人愿学
本文图片

如今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扎手工灯笼的艺人越来越少了 , 市场上便出现了塑料灯笼 , 电池代替了蜡烛 , 再有人开玩笑说“快看 , 你这灯笼下面有鸡屎了”时 , 就是把灯笼翻个底朝天 , 怕也不会出现燃着的情况了 。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 当纸灯笼离我们渐去渐远时 , 儿时的那种记忆变得更加清晰 , 随之也转化成了一种思念 。 于是 , 当市场上出现了这种手工扎制的灯笼时 , 便成了人们追捧的新鲜物了 。
元宵节|粮食老板转行做手工灯笼,生产一年几天卖光,子女却无人愿学
本文图片

73岁的蔡国成是安徽颍上县人 。 近些年来 , 每到大年初十 , 他都会和老伴带着自己扎的纸灯笼到100多里外的阜阳去销售 。 “我做的这手工灯笼有年代感 , 大人小孩都特别喜欢 , 现在已经卖到了20块钱一盏 , 并且很好卖 。 从初十来到阜阳以来 , 除了有来找我批发销售的外 , 我自己每天都能卖到几百盏 。 忙活一年做出来的3000多 盏灯笼 ,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就可以卖完了 。 ”
元宵节|粮食老板转行做手工灯笼,生产一年几天卖光,子女却无人愿学
本文图片

老人说 , 他们生活在淮河岸边 , 当地一直有做手工灯笼的传统 。 他在10来岁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学会了这门手艺 。 那时候 , 全村家家户户都做灯笼 , 到了春节前 , 便整船整船地往外销售 。
元宵节|粮食老板转行做手工灯笼,生产一年几天卖光,子女却无人愿学
本文图片

【元宵节|粮食老板转行做手工灯笼,生产一年几天卖光,子女却无人愿学】“我们那里除了做人工灯笼外 , 村民们还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 , 利用高粱秆或芦苇等的篾子编制的狭长的粗席子 , 可以环形地一圈圈绕起来囤粮食用的囤粮茓子 。 当时 , 这个非常受农户和地方粮站的欢迎 , 市场上也是十分畅销 。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 , 我通过销售囤粮茓子结识了一些地方粮站 , 当起了贩运粮食生意的老板 。 ”
元宵节|粮食老板转行做手工灯笼,生产一年几天卖光,子女却无人愿学
本文图片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 , 蔡国成开始承包起了个别地方粮站的粮食调拨运输业务 。 他说 , 一个地方粮站往外调拨粮食时 , 一次上百万公斤很正常 。 后来 , 因为农民和地方粮站储粮方式发生了变化 , 他销售的囤粮茓子一下陷入了滞销 , 最终 , 也导致了他的粮食生意也受到影响 。 就这样 , 他就重新回到了手工扎制灯笼的行当 , 继续传承起了面临失传窘境的民间老手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