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为什么鲁迅说人们憎恶和尚,而不憎恶道士,原因在这里

在1927年,雨丝周刊上曾经刊登过鲁迅的一篇小杂感。文章之中说到,人们往往会这憎恨尼姑,憎恨和尚,但是却不憎恨道士,知道这种道理的人,已经懂得中国的一大半了。可以说,鲁迅的话让人们觉得有些奇怪,也让人们觉得十分不解。





李如松$为什么鲁迅说人们憎恶和尚,而不憎恶道士,原因在这里
文章插图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莫名其妙的憎恶尼姑和和尚,但是却不会去憎恶道士呢?为什么知道这里面缘由,就会懂得中国的一大半事情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简单地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当然是从历史的角度。
【 李如松$为什么鲁迅说人们憎恶和尚,而不憎恶道士,原因在这里】汉朝的时候,汉明帝白马驮经,将42章经取回,后来一直发展到寺庙林立的盛况。梁武帝也曾经多次屈身于寺庙之中,而朝廷的臣子们,花了有一亿两才把梁武帝给收回来,并且拿这些赎金去建造更加金碧辉煌的寺庙。





李如松$为什么鲁迅说人们憎恶和尚,而不憎恶道士,原因在这里
文章插图

而在武术界,我相信大家也肯定都曾经听过,天下武功皆出自于少林这样的说法。但是在霍去病和卫青去远征朔漠,苏定方将高句丽给灭掉,李如松在平定倭乱之时,他们使用的功夫还不知道是哪一门哪一派的?
比如说在霍去病和卫青打的匈奴无法抬头的时候,那匹把42章经拖回来的白马,恐怕还没有出现,在李如松去抗击倭寇的时候,他手中的武器则是大筒,那是明代的军事专家们专门研究出来的连发炮。





李如松$为什么鲁迅说人们憎恶和尚,而不憎恶道士,原因在这里
文章插图

但道士就不一样了,中国本土的这些道教人物,基本上都是历史名人,开创者老子自然不用多说,春秋时期的一位大家,而就算是八仙或者是玉皇大帝,也都是曾经的活人。他们有的追随皇帝,有的则是朝廷命官,就算是全真七子,其实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存在。
而且我们的汉服其实看起来也比较像道袍,也可以说是他们倒是穿的衣服就是汉服。并且就算是在清朝这样的时代,也有两种人,他们没有换掉服装,也有一种人没有剃掉头发,这些人就是道士。
这也有可能是鲁迅话中的意思了,就是因为道士保留下来了中华民族的最后一点传承,这是最后一点属于汉民族的体面和渊源。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在当时一直都是和尚富有,但道士却十分贫困,每一朝的寺庙,可以说都是大地主级别的存在,因为不光有百姓们给寺庙打工,并且香火钱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李如松$为什么鲁迅说人们憎恶和尚,而不憎恶道士,原因在这里
文章插图

和尚们鼓吹什么众生平等,所以每个人都要交钱。道士们就不一样了,他们这是云游四方,就算是修炼也是穷修炼。在深山老林之中,就算是有人想给他们钱,你都不一定能够找得到。而且除了这一点,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道士是中国本土的产物,他们身上的责任非常重,那就是下山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