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神&中国人为什么“敬神”却不“信神”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顿悟了

br/


敬神&中国人为什么“敬神”却不“信神”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顿悟了
文章插图

“天下真理日见于前,未尝不昭然与人相接。但人役于外,与之俱驰,自不见耳,惟静者乃能得之。”鬼神之说古已有之,三皇五帝、神农百草,他们在中国人的心中曾是信仰的存在,直至现在,仍然有人敬畏神明,但是他们为什么不再像以前一样相信神了呢?其实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顿悟了。《山海经》来源于春秋战国,但是它价值最为深刻却在于记载了数以百计的神话传说,也是人们记忆里最初的神的出现。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羿射九日,禹杀相柳、三皇五帝的是非功古过至今为人们所耳熟能详。人的意识是一步步进化的,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天灾和人祸,尚且不明白自己所作所为的人类只会将其归咎于神的“惩罚”。因此中国人有了“神”的信仰,外国人信奉起天主和上帝。武王伐纣之时,便选择的是“顺应天命”,“今予发维共行天罚”,由此可见古时的中国人不光敬神,也是畏神相信神灵的存在的。


敬神&中国人为什么“敬神”却不“信神”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顿悟了
文章插图

尤其是商朝还有巫师的存在,他们上承天意,下命帝王,他是神与人间帝王的沟通的桥梁。他们的权力也不仅仅只有占卜祭祀,他们还掌握着皇权的位置,君主昏庸无道,他们可以借助神灵之意将其废除,若有人质疑,便会遭受神灵的谴责。那么是何时打破了他们的神灵信仰呢?伊尹一朝身死,他的儿子伊陟便接替了他的工作,辅佐商王太戊,传递神意。但是此时商朝大厦将倾,已有了倾颓的趋势,在商朝都城的朝堂之上有一棵桑树和楮树相合而生的树,甚为奇怪,更遑论短短时间就长到了需要两手合抱的程度。若按以往的说法,言官定是要回答,“上天示警,君主德行有亏”。太戊也十分不安,伊陟却安慰他“妖不胜德”,若是君主始终能恪守本心,不违天下,哪怕是神灵不满,他也做到了问心无愧。太戊之后更加注重修行自己,不为天下所不为之事,他也没有料到他所略尽的绵薄之力挽回了倾颓之势,使商朝再度复兴。自那之后,虽然中国人依然相信鬼神,但是不再绝对的相信,他们也有了自己的考量。


【 敬神&中国人为什么“敬神”却不“信神”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顿悟了】敬神&中国人为什么“敬神”却不“信神”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顿悟了
文章插图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碰撞摩擦出璀璨的火花,鬼神观,鬼神是否存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历经几百年的历史,人们已经不像当初那般单纯好骗。儒家虽然尚未从鬼神的窠臼中逃离出来,但是儒家大圣孔子曾云“子不语怪力乱神”,他并不相信鬼神是真正存在在身边的,他提倡回归人本身,从人本出发去思考种种怪力乱象,而并非再寄托鬼神之说。因此这个时期,人们对于鬼神的画像多是以人为模型,他们拥有着修长的四肢,完美的身体和容貌,而不再像夏商周时期的人首蛇身。从此在他们的心中,神与人在某些方面并无差异。《观象传》也曾指出“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大道者将走下神坛的神,融入了人间的烟火气,将他背后所代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糅合为教化人心的润滑剂,借助他们的威力潜移默化的让普通民众接受儒家基本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敬神&中国人为什么“敬神”却不“信神”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顿悟了
文章插图

过犹不及,过度的让鬼神在民间放养对于自身文化的传播并不是一件好事。他们只提倡符合儒家基本礼仪和道德规范的活动,对于那些超纲的则是予以取缔。儒家通过鬼神,迫切的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双手才能改变世界。汉高祖刘邦是混混出身,那么如何要让百姓知道汉朝是社会正统,是顺应天命而生又成了悬在统治者头上的一把刀。于是他们决心借助神明。董仲儒说“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他们强迫百姓相信,他们的皇帝是神明冥冥之中选中的,编造出种种刘邦的幼年传奇,鬼神之说再度成为潮流。可是汉家暴虐,所谓的神明却并未降下灾祸,废除无能皇帝的位置。他们再度动摇。他们依然敬奉鬼神,但是却不再相信。他们从此只把神明寄托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神明在他们遭受苦难的时候并不会出现,所能给予的不过是今日复明日的虚渺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