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秦可卿出殡路上,曹雪芹为何安排贾宝玉偶遇二丫头?有三大用意( 二 )


小说第十五回写二丫头出场,描写文字是,“只见一个约有十七八岁的村庄丫头跑了来”。

【 曹雪芹#秦可卿出殡路上,曹雪芹为何安排贾宝玉偶遇二丫头?有三大用意】曹雪芹#秦可卿出殡路上,曹雪芹为何安排贾宝玉偶遇二丫头?有三大用意
文章插图

如果我们把这一句和第十九回写宝玉在袭人家偶遇袭人的两姨妹子,那个红衣女子对照着看,就会发现这一回里,通过袭人之口,对这个红衣女子的介绍文字也是,“如今十七岁”,可是,却“各样的嫁妆都齐备了,明年就出嫁”,二丫头后来的人生轨迹和她其实是一样的。
她们都出身贫寒之家,都早早许了人家,十七岁一过,也都纷纷嫁人,过上相夫教子的安稳人生。
宝玉替她们可惜,可是作为读者,我们倒正要替她们高兴和庆幸。没有生在富贵之家,才是她们一生最大的幸运与幸福。
先写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小人物,然后暗写后文里小说重要人物的相似遭遇,这种“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在红楼小说里还有很多,并不止二丫头这一处。
例如小说第二回写贾雨村在智通寺遇到的一个老和尚,描写的文字是“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实际上也是八十回后宝玉出家为僧,在荒野古寺煮粥而食的凄惨生活境况的真实写照。
没有对比就没有那一份别具风采的乡野之美;没有偶遇就没有后文的宿命暗合;没有宝玉的这一份情深缘浅,也就没有后来二丫头的那一番慷慨相助。
或许,这就是小说里二丫头存在的全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