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经验”二:教育的思索
教育观察也是我日常的兴趣所在 。 作为公共生活的重要议题 , 教育总是展现其吸引眼球的“话题性” 。 《行读中西的人文课》《古诗词中的地理课》是去年教育出版领域两本重要著作 。 两本书虽然都以“课”为名 , 但其实都是极为厚重的专业性书籍 。 虽言“专业”但又有更多人文性共识 。
《行读中西的人文课》共四卷 , 分别是《先秦与轴心时代》《汉魏晋与古典时代》《唐宋与西方中世纪》《元明清与西方文明兴起》 。 该书是樊阳老师在上千场讲座的基础上经由学术团队、出版社等精心打磨共同完成的 。 与其说这是人文行读30年的一个文本总结 , 倒不如说是一场“旷日持久”“横跨千年”的文明之旅 。 在樊阳老师的课程实践和开发过程中 , 他认识到必须打破某种单一、刻板的教育体系和课堂教学 , 提供多元共融的课程内容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智力发展水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求 。 樊阳老师的“人文课”不再受限于“宅兹中国”的地理概念 , 更多是一种整体上的人类思维和文化的比较视野 , 不存在价值判断也没有高下之别 , 只是作为一种文化观照的方式在文学、史学、哲学的游走中获得一种人文的浸润 。
如果说樊阳的《行读中西的人文课》是一种实践意义上的课程融合 , 那么《古诗词中的地理课》则是中学教师邱磊在学科意识上的一种融合 。 邱磊将地理与语文两门基础学科加以融合 , 通览这套四卷本的“地理课” , 我们清晰地看到邱磊以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方式 , 将学科交叉意识灌注在自身整体性的教育变革和学科研究中 。 《古诗词中的地理课》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其自身极强的跨界性 。 就学科而言 , 能够让跨界形成一种巨大的创作力 , 本身要拥有某种充分的学科自信 。 因为只有在掌握某一学科系统性的知识之后 , 再进行“跨界”融合、学科交叉 , 才能取得应有之效 。 而这对于邱磊而言 , 自不在话下 。 他长期在基础教育界从事地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从他这套书的基本体例可以看出 , 主体上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普及 , 而他所做工作极为有意义的地方是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与现代地理学课程进行了广泛的有效性整合 。
《未来阅读》作者王金涛多年来致力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范式变革研究与未来阅读实践 。 这本书可以说是王金涛近年来在该研究领域的结集之作 , 该书从未来阅读的“转型变革”到“理论构架”再到“实践探索”及其未来发展等方面 , 系统总结了面向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学校阅读教学问题 , 并对该项目如何开展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
不难看出 , 《行读中西的人文课》《古诗词中的地理课》和《未来阅读》是某种基于学科门类的专业知识领域的书籍 。 而我近期关注到教育领域中一本常识性著作《教师的解放与超越》 , 作者李镇西是全国教育名师 , 他的教育叙事写作在基础教育界广受一线教师欢迎 。 他在该书中阐明了教师作为一个专业群体理应在专业之外拥有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 而如果从教育层面来探讨陈嘉映先生所言之“何为良好生活”的话题 , 我首先想到的是将教师还原为一个普通群体 。 他们在教师的职业伦理生活之外还拥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
而从这一视野出发 , 李镇西认为首先要从解放自我观念开始 , 然后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 因此 , 李镇西在该书中将“观念”作为第一个重要的维度予以命名、阐释和解读 。 “教师也是普通人”并非惊世骇俗的“观念” , 但李镇西知道如果人们不去反复提及并予以观念的捍卫 , 那么即便是再通俗的道理也会被人们遗忘 。 经由李镇西的写作能够管窥现实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 而李镇西的能力是将自己的经验进行问题化、专业化、学科化的阐释 , 将其作为一个研究对象 , 真正帮助他人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 , 进而以公共传播的方式获得群体性认同 。
- 历史|每一个现在,都有我们暂时不能明了的意义
- 意义|每一个现在,都有我们暂时不能明了的意义
- 历史|每一个现在,都有我们暂时不能明了的意义丨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 中国女性$点一盏灯,守一生愿,河南卫视《元宵奇妙游》诠释“坚守”的意义
- 文化|点一盏灯,守一生愿,河南卫视《元宵奇妙游》诠释“坚守”的意义
- 第一眼看&这只大树之手,紧抓住大树几十年不放,有点意义
- 考古|作为冬奥核心区的“中国文化名片”,太子城遗址考古发掘有何意义?
- 黑客|剑九黄学武不吃亏,学武不上当,有4条借鉴意义
- 物质#一个人最好的状态:物质极简,精神丰盈,生活随意
- maria&世界上第一颗钻石戒指,意义非凡,盘点那些璀璨而闪耀的钻石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