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韩天衡:超级印人——钱瘦铁的篆刻艺术( 二 )


钱氏所营造的这种强越的豪气 , 使其所作小印也有勒碑的气势 , 小中见大 , 即使放大百倍 , 也一无孱弱纤巧的削薄 。他刻巨印 , 大刀阔斧 , 干净利落而举重若轻 , 态度从容 , 全无弱者手颤力竭的窘迫 。印面宛如展开的海面 , 波伏浪涌 , 无止无尽 , 充满了内力与张力 。他的这一独特成功 , 想必跟他少年时贫穷到以砖替石的长期刻印经历有关 , 更是受益于他精于刻碑的超乎一般印人的特强的肘力、腕力与指力 。他的这类佳作 , 是古来无人可以匹敌的 。
篆刻|韩天衡:超级印人——钱瘦铁的篆刻艺术
文章图片
近世印人 , 善于造势而生发豪情者有二 , 一白石 , 一瘦铁 。白石妙在横冲直撞 , 一无阻拦 , 眼底无物;瘦铁妙在底气过人 , 刀笔合一 , 无往不利 。细察两家差别 , 白石猛利 , 悍有余而近于霸 , 豪情偏于外露;瘦铁强蛮 , 劲有余而化为雄 , 豪情好在内蓄 , 故钱氏之印较之齐氏为耐看 , 为上乘 。
钱氏的豪趣 , 虽发韧于昌硕 , 而又不为乃师所缚 , 这除却个人的学养和气质 , 尚有传统导源之别 。缶公之豪 , 得力于古籀 , 辅之以瓦甓泥封;钱氏之豪 , 得力于汉篆 , 辅之以高碑大额 。因此 , 吴昌硕的豪趣 , 内方而外圆 , 刀刃上是退尽了火气的;钱瘦铁的豪趣 , 是内圆而外方 , 刀刃上是淬满了激情的 。豪情不禁 , 解衣盘礴 , 一泻无余 , 这也许正是钱氏的豪趣更具有现今时代的特征吧!
二、运刀善勒 , 峻厚生趣 。这是钱氏“遒”字的典型体现 。钱氏用刀之妙 , 是五百年明清流派印史上罕有的 。特别是他对刀刃、刀背作用的敏颖理解和挥运 , 使他刀下的线条有笔的八面用锋 , 又有刀的刻勒的韵味 。朱简氏总结的“使刀如笔”的理论 , 钱氏当是杰出的践行者 。其实 , 刻印刀之为用 , 刀一如笔 , 也非极诣 , 也仅是比喻之论 。要言之 , 刀既一如笔之挥运于楮 , 但又同时显示出刀的刻勒属性 。也就是说 , 使刀如使笔 , 更得刀笔融于一方使 。考察明清流派印的用刀史 , 笔者以为明季至乾隆之季 , 基本上是用刀的探索期 , 对在石材上治印的用刀都缺乏十分的理解和成熟的表现 。自邓石如出 , 始有新的飞跃 , 而以吴熙载、钱松、吴昌硕为个中翘楚 , 瘦铁是足以与此数家比肩的 。而细审情趣 , 瘦铁更近于让翁、叔盖 。瘦铁用刀 , 一如走笔 , 不修不做 , 一任天成 , 纯是“清水货” 。若论三家之同异 , 让翁用刀爽多于涩 , 作八二开;叔盖用刀涩多于爽 , 作二八开;瘦铁则爽涩兼运 , 作五五开 。运刀是钱瘦铁得天独厚的优势 , 是先天多于后天的趣味的自然流泻 , 对别人千金不办 , 企求不得 , 对其来说是轻而易举 , 毋需斟酌 。故其刻印的线条 , 无论朱白、粗细 , 无论刀之单双 , 皆能达到运之有物 , 内涵丰赡 , 粗而能壮 , 拒臃肿 , 有神韵 , 细而能劲 , 拒纤巧 , 有风骨 。其善用爽 , 拒光滑 , 如劲风扫薄云;善用涩 , 拒呆滞 , 如飞舟渡逆水;时用并笔 , 增以朦胧而条理益显 , 线条间断而脉理益贯 。钱氏以其过人的腕力与得之天赋的刀感 , 所作线条 , 峻厚险辣 , 演化为力度、厚度加勒度的优化组合 , 表现为一派奇峭、鲜灵、凝重、浑厚、潇洒的非凡气度 。这完全是古来印坛上用刀技法的新创造、新发展 。古人以“使刀如笔”为极旨 , 而钱氏非但使刀如笔 , 且能刀笔相辉 , 双美兼备 , 获得用刀上的新成就 , 这是值得大书一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