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件文物:战国中期错金云纹铜鉴缶

一天一件文物:战国中期错金云纹铜鉴缶

文章图片

一天一件文物:战国中期错金云纹铜鉴缶

文章图片

一天一件文物:战国中期错金云纹铜鉴缶

文章图片

一天一件文物:战国中期错金云纹铜鉴缶

文章图片

一天一件文物:战国中期错金云纹铜鉴缶

文章图片

一天一件文物:战国中期错金云纹铜鉴缶

? 鉴缶 , 是鉴与缶组成的青铜套器 。 将缶放置在鉴中 , 鉴与缶之间的空隙 , 夏天可以盛冰块来冰酒 , 冬天可以盛热水来温酒 , 既是冰箱 , 也是保温箱 , 是战国时期的高档家用神器 。
【一天一件文物:战国中期错金云纹铜鉴缶】?
这件错金云纹鉴缶为圆形 , 通高29.2厘米、宽45.7厘米 , 整器金光灿灿 , 华丽典雅 。


圆鉴大口折沿、弧腹平底、矮圈足 , 肩部有一道凸圈 。

? 四只龙形兽拱身卷尾 , 前肢分开趴在凸圈上 , 后肢攀着鉴壁 。 头努力上伸 , 口微张 , 两眼窥视着鉴中美酒 。

? 这表情生动又传神地表达出了一个吃货的内心~

? 鉴身满饰错金几何纹、勾连云纹 , 并镶嵌细小的绿松石 。


金银错工艺最早见于商代 , 到了战国时期 , 十分流行 。 但这一工艺也难度大 , 要求高 , 耗时长:


1 , 在范铸阶段需预留凹槽 。 也有的情况是在青铜器表面凿槽 。 2 , 对凹槽进行剔刻修整 。 3 , 将金银丝镶嵌到凹槽中 。 4 , 用错石打磨 , 使表面自然平滑 , 做到真正的“严丝合缝” 。
图片来自网络
? 仔细观察鉴身纹饰 , 会发现有两种不同的错金:一种是较粗的单根金丝 。 另一种是用非常纤细的金丝盘绕成的块状 , 看起来颇像指纹 。 据说这种工艺被称为“盘嵌” , 出现在春秋末期 。


错金纹饰不受岁月影响 , 依旧金光灿烂 , 仿佛跃出器表 , 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 。
图片来自网络
? 这件圆鉴缶还有一个同胞兄弟 。 两兄弟一个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 另一个藏于随州市博物馆 。


但两个博物馆的陈列方式不同 。 湖北省博物馆将鉴缶组合在一起陈列 , 而随州博物馆则将鉴缶分开陈列(上图) 。
内缶 图片来自网络
? 由此我们了解到里面的缶小口短颈鼓腹 , 也是满身错金纹饰 , 镶嵌绿松石 。


此外 , 我们还了解到这套鉴缶也如曾侯乙鉴缶一样 , 有鉴盖 。

? 鉴盖为0形 , 内圈有一对铺首半环钮衔环 , 中间为镂空蟠螭纹 , 外圈有3个兽面边卡 , 可以卡在圆鉴口沿上 。
图片来自网络
?圆缶放在鉴内正中间 , 口沿和盖正好从0形鉴盖中间冒出 。 缶盖如倒扣的碗 , 顶上有一圆环捉手 。
左:曾侯乙鉴缶
之前我们介绍过大名鼎鼎的曾侯乙鉴缶 , 这期介绍的圆鉴缶虽然不及曾侯乙鉴缶形制巨大 , 却也同样风格繁缛 , 精美绝伦 。


它的主人正是曾侯乙的下一代——曾侯丙 , 也是曾国考古发现的最后一代国君 。
图片来自网络
?这件文物时间是战国中期 , 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文峰塔18号墓 , 藏于湖北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