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脉脉:放下社交,立地点评( 二 )



职场社交屡战屡败的同时 , 脉脉的匿名区——“职言”风生水起 。 随着匿名区汇集越来越多的大厂员工 , 王者荣耀团队年终奖100个月工资、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陆奇从百度离职、拼多多员工猝死等互联网大事件 , 都陆续从脉脉爆出 。 知名KOL半佛仙人更是直言 , “脉脉匿名区成了互联网大爹” 。



真真假假的消息 , 以及作为平台对内容审核、筛查和管理责任的不够到位 , 让脉脉成为互联网大厂“公敌” , 频频被诸多大厂投诉 , 甚至多次坐上被告席 , 把自己卷入舆论风暴中心 。

在2020年 , 脉脉也投入了更多人力与资源到“职言” , 新增了“同事圈”等功能 , 未掀起太大水花 。 而在2022年春招季 , 职场点评成为脉脉市场宣传的关键词 。




02
会成为“职场版”大众点评吗?
业内人士认为 , 以内容见长的脉脉放下社交执念 , 转向“点评” , 是一种顺势而为的乐观转变 。

职场信息流动的需求 , 散布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 在早期的天涯论坛上 , “刚刚应聘了华为的客户解决方案测试 , 请问这个工作怎么样” , 类似这样想了解某家公司、岗位情况帖子的帖子不在少数 。 与此同时 , 年轻人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 , 行动前先看点评 。 大众点评等点评平台成为现代人吃喝玩乐的风向标杆 。

这样的背景下 , 脉脉的定位也逐渐清晰——公司点评 。 并在公司点评内容中找到了一条逻辑上更为可行的商业模式:让求职者点评来种草企业 , 完成广告变现 。

此时距离脉脉第一次踏上社交之路 , 已经9年过去了 。

不过相比于大众点评、小红书是人对“商品”、“服务”的评价 , 公司点评涉及人对人、人对岗位、人对工作氛围等更多主观维度的评论 , 对平台的考验更大 。

而对于上市的目标 , 不管是职场点评鼻祖Glassdoor还是生活服务类的“大众点评” , 发展至今都将近20年历史 。 与脉脉同一年成立的小红书 , 迄今也专门做了9年的内容积累 。 现在才开始做职场点评的脉脉 , 相当于“慢步进场”——如果需要用这样一桩慢生意去说服资本市场 , 仍有商榷的空间 。



回到职场点评与招聘的关系 , 当前脉脉的主要活跃用户仍是大厂员工 , 构成求职招聘市场主体的大多数长尾企业仍需覆盖 。 据QM数据 , 脉脉2021年12月MAU在380万左右 , 与行业第一梯度尚有相当距离 。 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同期MAU均超过1000万 , 主打精英人才的猎聘MAU亦超过600万 。

脉脉对招聘抱有厚望 。 2020年7月脉脉称招聘服务的营收已经超越2019年全年总和 。 2021年 , 林凡为脉脉招聘收入定下了增长270%的目标 , 从林凡最新表态来看 , “在过去一年 , 脉脉招聘商业收入较去年同比增长了259% , 用户发帖量达570万、共发生86亿次信息消费” , 虽然增长比例未完全实现 , 但对招聘市场的渴求却显而易见 。

不过 , 从各大社交平台反馈来看 , 目前无论是HR、猎头 , 还是求职者 , 对脉脉的招聘功能褒贬不一 。

有熟悉脉脉的互联网资深HR人士就表示 , “求职招聘最重要的是沟通效率 , 但即便给脉脉交了不菲会员费 , 也无法通过电话直接联系到求职者 , 只能在脉脉内发联系 , 用户反馈速度也不及时 。 ”这也是求职者此前在脉脉的烦恼 。 另外 , 从招聘的简历管理等功能上来看 , 脉脉也还不够完善 , 目前难以成为行业内招聘主要选择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