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底@元宵节也浪漫!听民俗专家说说古典文学里的宁波元宵

谜底@元宵节也浪漫!听民俗专家说说古典文学里的宁波元宵
文章插图

青年学者周东旭
对老底子的宁波人来说,过了元宵,才算真正过完年。
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这是许多民俗学家公认的。青年学者、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民俗专家周东旭说,在古典文学里,就有不少对宁波人过元宵节的描述。
谜底@元宵节也浪漫!听民俗专家说说古典文学里的宁波元宵
文章插图

《牡丹灯佳丽图》 何月桂 绘
在明初钱塘文士瞿佑的《双头牡丹灯记》里,元宵夜平添了几分“画皮”的魅惑气息。文中描述了宁波元宵节晚上的盛况:“方(国珍)氏之据浙东也,每岁元夕,于明州(今宁波)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
周东旭考证,故事发生在宁波月湖,从史料可知,在元末明初,宁波就盛行灯会,特别在月湖一带,是年轻男女物色心仪对象的好地方。
这个住在镇明岭下的乔生与奉化通判之女符丽卿的凄美爱情故事,经钱塘才子瞿佑生花之笔演绎了月湖版的“许仙与白娘子”,清代学者全祖望诗云:“初元夹岸丽人行,莫是袁家女饭僧。若到更深休恋恋,湖心怕遇牡丹灯。”就是歌咏这个故事,而今这个“乔生与符丽卿”的故事,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
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诗词,描述的是元宵夜情人相见的情境。比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的《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灯影重重,美人顾盼生辉,秋波暗送,想来就情趣盎然。
谜底@元宵节也浪漫!听民俗专家说说古典文学里的宁波元宵
文章插图
宁波汤圆 资料图
元宵节吃“元宵”,除了传统的猪油汤团,还有很多美食。
宁波老话讲“上灯汤果落灯团”,讲的是正月十三夜上灯时要吃汤果,落灯时要吃金团,而金团就是松花青金团。
汤果做法不难,汤果粉一和水,一搅拌,让粉都粘一块就可以做了。然后搓成条,把它们碎开成一颗一颗,待到第二天一大早,煮开水,下锅,搅一下,等汤果浮起来,放上糖、桂花就可以吃了。
周东旭说,《全宋词》里有两首南宋丞相史浩咏圆子的两首词,圆子也就是宁波人说的汤果,可见汤果自南宋时代就有了。
史浩的词写得很美,“玉屑轻盈,鲛绡霎时铺遍。看仙娥、骋些神变。咄嗟间,如撒下,真珠一串。火方燃,汤初滚,尽浮锅面”(《粉蝶儿·咏圆子》)。把做汤果的女人比作仙娥,把汤果比作真珠。玉碗、鲛绡是做汤果的工具,可见汤果在文人心中地位不凡。
除了吃汤团、汤果、金团、丫头羹,元宵节美食还有麻饼,皆是因为它们丰盛圆满的样子,甜美生津的口感,取其团圆喜庆、富足贵气的寓意。
谜底@元宵节也浪漫!听民俗专家说说古典文学里的宁波元宵
文章插图
元宵赏灯 资料图
元宵节自然少不了猜灯谜。旧时,在宁波闹元宵、行灯会中,“猜灯谜”是一项重要内容。宁波人称为“猜枚子”。谜面叫“枚壳”,谜底叫“枚肉”。出谜叫“做枚子”。其实,宁波话“谜”本来就读作“枚”。
老宁波的传统灯谜,其实就是别具一格的宁波老话。
“方方一块田,荸荠种过年。”打一用具,谜底为“算盘”;“看看看勿出,摸摸摸勒出,如话摸勿出,魂灵要吓出!”打人体名词“脉搏”;“驼背老公公,背脊像虾公,上头通马车,下面好撑船”,猜宁波一桥名;谜底:老江桥。像这样宁波话谐音猜地名的老底子谜语很多,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普通话思维,很难猜出谜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