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非遗“守艺人”的冰雪情结

一团肥厚细软的陶泥 , 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 , 再用竹刀轻轻点划、勾勒 , 几秒钟后就变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公鸡 。 看北京泥彩塑代表性传承人张忠强演示泥塑制作 , 是一种享受 。 几十年不停地磨炼 , 让他塑泥的每一个动作都娴熟而稳健 。
在他手中 , 陶泥似乎有了生命 , 经过制泥、做坯、上色等纯手工工序 , 各式各样小物件摆进他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杨梅竹斜街的兔儿爷店 , 让往来的游客流连忘返 。 而他新近完成的“冬奥五虎” , 更让听他讲课的孩子们惊喜连连 。 这份用心 , 不仅来自对老手艺传承的责任 , 更源于他深埋于心的冰雪情结 。
灵感源于冰雪运动
1963年出生的张忠强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 在他儿时的记忆中 , 最快乐的莫过于冬天打雪仗、溜冰车的片段 。 “当年大栅栏地区一共有114条胡同 , 每条胡同有几十个院子 。 不等雪停 , 上百个孩子就争先恐后三五成群地打起了雪仗 。 ”晚上回家 , 这些浑身湿漉漉 , 小手冻得像红萝卜、裂出细长口子的小淘气们 , 不知要挨家长多少数落 。
等风一吹雪踩实 , 琉璃厂的一块硬地面又成了天然的溜冰场 。 用竹片做冰刀、再在上面钉上横木板 , 两根硬木棍或火筷子充当冰杖 , 家家户户的孩子开着自己DIY的小冰车参加溜冰大赛 。
“一场大雪 , 十来天的快活 。 ”当年 , 其他地方都是土地 , 只有大栅栏附近销售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古玩奇珍的琉璃厂有硬化地面 。 每逢冬日雪后 , 这块硬地就成了胡同里孩子们的游乐场 。 ”回忆起那段岁月 , 张忠强语气中充满怀念 。 再大点 , 孩子们冬天的足迹就不再局限于宣南 。 上世纪80年代初 , 一家人月工资不过30多元 , 张忠强斥巨资40多元 , 买回了自己的第一双冰鞋 。 从此 , 冬天的前海、南海、西海、后海、什刹海 , 甚至更远的八一湖 , 都成了他和伙伴们溜冰撒欢儿的好去处 。 那种与伙伴相伴滑冰的岁月 , 那份酣畅淋漓的快乐 , 是他最清晰的童年记忆 。
时光如白驹过隙 , 当年痴迷滑冰的年轻人已鬓染霜雪 , 唯一没有改变的 , 是对冰雪运动的那份热爱 。 “当我得知冬奥会要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 , 由衷地感到高兴 。 真正品尝过冰雪运动快乐的人 , 更懂得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意义 。 ”
而这份欣喜带来的奇思妙想 , 也给他带来了创作灵感 。 他有一种冲动 , 用最熟悉的陶土泥和手中的生花妙笔 , 创作出与奥林匹克精神契合的作品 。
讲好非遗传承故事
见过张忠强作品的人 , 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 因为纯手工制作和描画 , 他制作的兔儿爷或调皮或可爱或威严庄重 , 每尊开脸都不一样 。 但有一点始终不变 , 就是兔子长长的耳朵都可以拿下来 。 这无疑增加了兔儿爷制作的难度 , 但他坚持这样 , 因为“传统的兔儿爷就是这样的” 。
时至今日 , 像张忠强这样还在制作兔儿爷的手工艺人已为数不多 。 老手艺要想传承 , 就需要社会认可和喜爱 。 做兔儿爷20余年 , 张忠强一直在探索如何把传统手工技艺变成一个文化符号 , 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兔儿爷 。 比起手艺人 , 张忠强更喜欢称自己为“守艺人” 。 除了自己坚守 , 他也不断将这门技艺教给更多爱好者 ,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北京泥彩塑技艺发扬光大 。
随着北京日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张忠强有了新身份——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大兴实验学校的美术老师 , 专门教授泥塑兔儿爷课程 。 这位曾经在下班后兼职摆路边摊的手工艺人 , 有了自己的店铺 , 还不时带着兔儿爷参与文化交流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