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篇&16岁少年见一对大雁殉情而死,落笔成文,写下无人超越的千古名篇

引言爱情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或许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答案。它可以是《诗经》里“死生契阔,与之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两情相悦;可以是温庭筠口中“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般的单相思;甚至它亦可以是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在八百多年前的金朝,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同样遭遇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遇到的爱情问题的主角却是一对大雁。在前往州府参加科举考试的路上,他碰见了一个捕雁者。从捕雁者口中得知,在天上比翼齐飞的大雁乃是至情之动物。一旦其中一只被捕杀,另外一只则决然不会独活,而是会选择殉情而死。少年到底是年轻,又哪里见过这等至情至性故事,遂买下了捕猎者手中的这对殉情而死的大雁,并将它们合葬,感动之余遂作词一阙。就这样的偶然间,中国的诗词史上多了一篇令无数后人吟诵的千古名篇。这个少年就是元好问,而这首词就是《摸鱼儿· 雁丘词》。千古名篇&16岁少年见一对大雁殉情而死,落笔成文,写下无人超越的千古名篇
文章插图
元好问与《摸鱼儿· 雁丘词》元好问,是金末元朝初期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传世,乃是宋金对峙时期的北方文学魁首。其先祖为北魏皇室后裔,至其曾祖时宗族迁居忻州,祖父曾出仕为官。1190年,元好问出生。由于他的叔父无后,他又是家中三子,很快他便依据传统被过继给了叔父。如此一来,他自然备受叔父重视,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更兼之自幼便天资聪颖,也让他年幼时便名达乡里。据史载,14岁时他便已经博览经史,深通百家。16岁时他开始参加科举考试,而这首《摸鱼儿· 雁丘词》便是此时(即公元1190年)他前往并州参加府试时行至雁丘所作。千古名篇&16岁少年见一对大雁殉情而死,落笔成文,写下无人超越的千古名篇
文章插图
《摸鱼儿· 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提及这首词想必很多人会“恍然大悟”,但心中也定会有一个疑问——这个16岁的少年,又为何会写出这样一首令人醍醐灌顶的爱情词的呢?事实上,这一点并不难解释。在古代,古人的寿命受制于经济水平、医疗水平限制往往不高,所以成家也都较早,十几岁成家的也是比比皆是,元好问本人也不例外;更兼之16岁已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对于爱情自然也充满了憧憬。在听捕雁者讲述了两只大雁因为一只被捕猎杀,另一只逃脱了的大雁却并不离去而是选择殉情而死之后,一个血气方刚情窦初开的少年眼见这痴情的双雁,又联想到比翼双飞的欢愉,痴情而死的凄凉,他心中很难不被触动。于是,他买下了双雁,将它们葬在了这汾水之畔,还垒上了坟墓,甚至还为此起名为雁丘。这首词也就“顺其自然”有感而发。千古名篇&16岁少年见一对大雁殉情而死,落笔成文,写下无人超越的千古名篇
文章插图
在这首词的上阙开篇第一句,元好问便发出了他的提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爱情是什么呢?这本就是难以回答的问题。而这里的双雁却给出的“爱情”的答案那便是直教人生死相许。一个“直教”便突出了这情之一字,情之一脉的力量。接下来的作者则将大雁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天南地北,世间各地;几回寒暑,几多时间更替,它们相濡以沫、相依为命。最好的爱情,或许就是如此吧!然而,比翼双飞的快乐,可如今的离别又何尝不令人苦楚。当一张大网将双雁双宿双飞的梦想打破,当离别成为现实,一只要成为他人彀中之物,另一只大雁更要忍受“此去万里,形单影只”的孤苦之时,试想生亦何欢。那么它的殉情而死,也就是必然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