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父母修养”之十:《孝于亲则子孝》( 二 )


于是 , 又把父亲小心翼翼地抱了起来 , 轻轻地放在车上 , 重新推回了家 。
从那以后 , 孙元觉的父亲 , 一改过去的错误 , 与过去的不孝一刀两断 。 父亲殷勤地侍奉 , 精心地照料 , 尽心竭力地孝养老人 , 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对待自己的父亲了 。
做父母的看了这个故事 , 恐怕心里都不会轻松 , 会感到沉甸甸的 。 可能有许多家长都没有想到 , 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 我们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 , 在子女心目中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分量 , 这么大的影响呢!
说到我们中国这个典故 , 不由得使我又联想到俄国一个类似的故事 。
说是旧时的俄国 , 有一个孩子的母亲 , 对她的婆婆很不孝敬 , 每天吃饭都不让婆婆上饭桌 , 也不让她使用家里的饭碗 。 而是用一个又脏又破的小木碗 , 给婆婆盛一点点剩饭剩菜 , 让婆婆蹲在小屋那阴暗的角落里独自吃 。
有一天 , 孩子的母亲发现儿子手持刀子 , 正用力地雕刻一块木头 , 好象是在雕刻一个什么物件 。 母亲感到奇怪 , 就走过去问儿子:
“儿子 , 你这是在雕刻什么呀?”
儿子连头也不抬 , 回答母亲说:
“我是要雕刻一个小木碗 。 ”
“雕刻那个东西做什么?”母亲不明白 , 继续问道 。
“我刻的这个小木碗有用处 。 等你老了 , 我也让你用我雕刻的这个小木碗吃饭 , 就像我奶奶那样 。 ”
看来 , “上行下效” , 古今中外 , 是普遍的规律 。
一提到教育 , 人们往往首先想到 , 或者只是想到 , 教育就是给孩子讲“大道理” 。 讲道理 , 以理服人 , 这是教育 。 但在家庭教育中 , 更重要的却是家长以自身的品质和行为影响孩子 。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身教重于言教 。 ”
究竟什么是“教育”?古人说:“上行下效 , 然谓之教 。 ”
这是说 , 教育就是在“上位”的人 , 其行为对在“下位”的人以影响 , 在“下位”的人跟着在“上位”的人学 。 在家庭里 , 做父母的如何做 , 子女就会跟着怎么学 。 这就是“家庭教育” 。
家长希望孩子怎样做 , 家长就应当首先做好 , 身先士卒 , 给孩子做出个样子来;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 家长自己就应当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 让孩子学有榜样 。
孔子说过:“其身正 ,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 虽令不从 。 ”家长的行为对子女具有示范意义 , 影响作用极大 。 家长做得好 , 不用强迫命令 , 子女自然就会跟着学;家长做得不好 , 就是强迫命令子女要学好做好 , 那也是不可能的 , 子女一定会跟着你的样子学 , 甚至比家长有过之而无不及 , 会更加恶劣 。 犹如俗话所说:“老子偷瓜盗果 , 儿子杀人放火 。 ”
因此 , 家长必须切实加强自身修养 , 检点言行 , 谨慎行事 , 以给子女积极的影响 , 努力避免消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