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登上高楼写下一首霸气诗, 才女从未忘故土

李清照的一生可以分为南渡之前和南渡之后,在南渡之前,李清照的生活较为富裕,所写的词也大多表达自己生活的安逸之情,但是在南渡之后,李清照的词大多哀怨忧愁,表达了自己对悲惨生活的无奈惆怅之情。
这里的《题八咏楼》,就是在李清照南渡之后所做的第一首诗,她避难逃到金华,投奔了当时赵明诚的妹婿,看到八咏楼,有感而发,便借用八咏楼和十四州两个典故,抒发了自己心忧国事,渴望收复失去的国土,哀叹宋朝兴衰的情感,更是表达出了她对割地赔款的宋朝朝廷的讽刺之情。
才女@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登上高楼写下一首霸气诗, 才女从未忘故土
文章插图

题八咏楼
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对于这首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登上八咏楼登高眺远,希望放飞自己的情感,放下对国事的忧愁之心,把它留给后人去感受。这里的水道密集,可以通向江南三千多里,这里的战略位置也非常重要,足以影响江南十四州的存亡兴衰。

诗的第一句“千古风流八咏楼”,笔调轻快活泼,传神的描绘出了八咏楼的潇洒风流。第二句“江山留与后人愁”,意喻着像八咏楼这样的名胜古迹,留给后人的不但不是它美丽的风采,也不是一种淡淡的个人忧愁,而是一种,因为大好河山可能陷入敌人手中而散发出来的一种家国之愁。
才女@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登上高楼写下一首霸气诗, 才女从未忘故土
文章插图

以后人的角度看来,李清照在诗中多次抒发过这种忧愁之情。事实上,这种情感并不是有多余的,北宋灭亡之后,南宋多处城池也相继失守,金兵对于南宋咄咄逼人,使得诗人不得不为南宋的大好江山而担忧,这也是李清照为什么写下这一句诗的深层含义,它是一种委婉的爱国情怀的表达。
才女@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登上高楼写下一首霸气诗, 才女从未忘故土
文章插图

因为薛涛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以及贯休所表达出来的精神气节,从而引起了李清照的兴趣,诗的最后两句“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也正是李清照借鉴了贯休的《献钱尚父》中的一句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食十四州。”
才女@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登上高楼写下一首霸气诗, 才女从未忘故土
文章插图

李清照所写的“三千里”和“十四州”其实都是为了表达浙江金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还有薛涛也在《筹边楼》中,这样写道“壮压西川十四州”,而李清照巧妙地把“壮压”改成了“气压”,从字面上看来,“气压”更加的气势磅礴,同时,也用壮阔的诗歌意境以及豪气之情,展现出了作者心忧天下、心忧国事的内心愁苦。
才女@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登上高楼写下一首霸气诗, 才女从未忘故土
文章插图

李清照的整首诗看起来气势磅礴而又活泼灵动、哀婉凄美。虽然李清照借鉴了前人诗句中的语言,但由于李清照风格的多样化,从而避免了同他们诗句的雷同,虽然这首诗已经存在了八九百年,但它的韵味仍然存在,仍然能够震撼人心。其中“江山留与后人愁”这七个字,更是流传千年。
才女@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登上高楼写下一首霸气诗, 才女从未忘故土
文章插图

【 才女@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登上高楼写下一首霸气诗, 才女从未忘故土】参考资料:《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诗词文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