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来历简短,腊八粥的来历简写

腊八节的来历简短
【腊八节的来历简短,腊八粥的来历简写】腊八节是我国腊月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 。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 , 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

腊八节的来历简短,腊八粥的来历简写

文章插图
腊八粥的来历简写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
腊八粥的来历简写20字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 , 并延续至今 。
传统的腊八节是根据什么制定的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在腊八节这天吃腊八粥的习俗已延续了一千多年 。这一习俗的由来有很多说法,有说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可祛疫迎祥;也有说在腊八这天以杂粮、豆果煮粥是为了纪念岳飞 。过去人们喝腊八粥有诸多讲究,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 。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行善,因此腊八粥又被称为“福德粥” 。
腊八节是什么节要做些什么活动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农历十二月八日为中国腊八节,民间有食腊八粥的习惯 。腊八粥也叫八宝粥,相传腊八节是佛祖“成道”之日,佛寺要仿效牧女献糜的故事,取八种香谷和果实制粥供佛 , 故名八宝粥,腊八粥制法简单,营养丰富,味道香甜 。到了宋代,民间争相效仿,广为流传,成为一道深受人民喜爱的美食 。
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8种食物合煮“八宝粥”,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 , 以示对佛祖的敬奉 。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 。形成了吃“腊八粥”风俗 。
每逢农历十二月八日,古代寺院要取香谷和果实等杂煮成粥糜敬佛,民间也效法在腊月初八煮这样的粥吃 , 以消灾除病 。宋代杭州民间的腊八粥是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和米煮成的 。明清时各地盛行吃腊八粥 。
腊八粥名义上要凑满八样原料,但也不拘泥,少者四五样,多者十几样均可 。有些地方的腊八粥 , 是糯米、红糖和18种干果、豆子掺在一起熬煮的,十分隆重 。用莲子、银杏、花生、红枣、松子加上姜桂等调料掺入大米煮成腊八粥 , 取其有温暖手足、滋补身体的功效 。也有用豇豆、金针、木耳、豆腐、茨菇等煮成的腊八粥,这些是“细腊八” 。普通人家吃的腊八粥,在米中掺入青菜、黄豆、蚕豆、豆腐、胡萝卜,荸荠煮成,是所谓“粗腊八” 。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有些产玉米的山区,逢到腊八,以玉米代替稻米 , 做成“腊八麦仁儿”吃 。农家风俗是每到腊八这天,都要做一顿腊八粥吃 。腊八粥,就是尽家中所有,凡是好吃、能吃的东西,都可适量地放一点在锅里 , 黄豆、绿豆、豇豆、豌豆、地蛋、山芋、胡萝卜及小麦粉、玉米粉、高梁粉、大麦粉等,杂七杂八煮成一锅粥 。常说吃得全,长得全 。
腊月 , 就是一年到了,一年到头一定要把五谷杂粮、各种蔬菜吃全了,这样才能有全面的营养 。这是祈求人体安康,合家兴旺之意!其次是吃得全,收得全,过了腊月 , 就到了新的一年,吃腊八粥时,把当年地里长出来的五谷杂粮 , 各种蔬菜都吃到 , 什么都不嫌弃,表明农家对土地上收获到的一切都是爱惜的 ,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什么庄稼都能长得好,都能获得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