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为龙未必胜为鱼

在中国古代 , “劝学”者众 。
陶渊明、郭茂倩、颜真卿、韩愈、王安石、陆九渊、朱熹……这些大家都曾经有过劝学诗和类劝学诗 。 他们诗的内容更多在惜时、劝进等方面 , 对于读书求学的目的 , 则标识甚少 。
汉代学者刘向指出:“书犹药也 , 善读之可以医愚 。 ”认为读书求学是治疗愚昧的良药 , 与诸葛亮“非学无以广才 , 非志无以成学”的“广才”和张维屏“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的读书“通理”类同 。
明代学者王夫之认为:“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 , 以修己治人之体也 , 察其微言 , 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 ”把读书与“修身”结合 , 与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 读书万卷始通神”倡导的读书“养气”一致 。
【教育|为龙未必胜为鱼】无论是“治愚”“广才”“通理”“修身”“养气” , 读书是有目的的 。 客观地讲 , 儿童读书求学 , 一开始并无明显的目的 , 但对于教育者而言 , 如果我们都不明白孩子读书求学到底是为什么 , 那也就缺失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的教育本义 。
汉语“教育”一词最早出自《孟子·尽心章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 孟子说 , 君子有三件最幸福的事情 , 第三件就是能够遇到有良好素质的人并经过君子提供的教育资源使之成为天下英才 。
孟子这话 , 是站在教师立场而言 , 能够得到天下最优质遗传基因的儿童而施展自己的教育抱负 , 的确是教师的幸福 。
然则 , 具备“天下英才”资质者有限 , 就像龙与鱼 。 现代教育体制要求教育必须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 而不是少数“英才” 。
当今时代 , 教育已然成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 。 公共资源的含义就是 , 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它 , 就如享受阳光空气一样 , 机会均等、待遇公平——既包含对遗传素质不等者都给予等同的资源提供 , 也包括对教育资源配置的等同占有 , 还包括学生在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上 , 升学机会的公平竞争 。 这就等同于提供了春潮与溪水 , 谁都可以悠游或者跃龙门 。
在这样的公平基础上 , 儿童读书求学未必一定要先明目的 , 但不可否认 , 儿童在读书求学过程中会逐渐建立读书求学的目的 , 并且学校教育和教师还会帮助儿童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努力志向 。 换句话说 , 学校和教师要为儿童建立切合自身实际、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感、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有益社会发展的正确的读书求学目的观 。
那么 , 我们该怎样在学校生活中让儿童逐渐清晰自己正确的读书求学目的呢?
在环境建设上 , 教师要建立快乐幸福的日常生活环境 , 让幸福体验铺染成儿童心灵阳光的底色——“跃龙门”的机会 , 最终伤害社会也伤害自己 , 教育不该这样塑人 。 学校应当提供强烈的幸福感 , 让学生自己去涂抹自己阳光、美好的心灵 。
在以身垂范上 , 教师要建立自身读书求学的正确目的观 , 让学生在“亲其师、信其道”基础上 , 选择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
在育人内容上 , 教师要多注意人文教育的价值观引导 , 要提供大量社会主流倡导的读书求学正确案例 , 消解知识竞争的负面影响 , 切实提供学生基于个人、可选择性的正确读书目的榜样 。
在育人方式上 ,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 尤其是有创意的个性化表达 , 只有在充分尊重个性前提下 , 学生才有自主选择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机会 , 其中就包括读书求学目的观 。
在家校协同上 , 教师要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子女成才观 , 消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狭隘观念 , 建立“为龙未必胜为鱼”的子女成才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