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陈丹青:莫言的东西没看过,但我知道他获奖与作品无关( 二 )


而性格直爽的陈丹青在采访人员问道怎样看待莫言获奖一事时,曾直言不讳:
“我没读过莫言的东西,对他不感兴趣,对他的祝贺是礼貌性的。莫言得奖和他的作品关系不大,是诺贝尔委员会识时务了。”




文学作品@陈丹青:莫言的东西没看过,但我知道他获奖与作品无关
文章插图

陈丹青的一番话耐人寻味,但也足够体现个人风格,首先是表达自己在文学创作上与莫言不是一路人,对他的作品也没有关注。
关键是后半段话,诺贝尔委员会识时务了,其实指出了一个重要信息,中国的崛起使得西方国家没办法再忽略其地位,无论是中国硬实力的增强,还是软实力的提升,都让中国受到国际的关注,甚至可以说中国掀起的潮流已经成为主流,令西方国家不得不重视。
汉语相对于其他语言来说,更加难理解与学习,在翻译上也很难完全翻译出原汁原味,作家表达的细节也会很难体现出来,但文学的奇妙之处在于,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民总能从阅读中体会到自己寻找的思想主题。




文学作品@陈丹青:莫言的东西没看过,但我知道他获奖与作品无关
文章插图

莫言的获奖代表中国文学是能够被世界人民接受的,其思想的深度超越了语言之间的障碍,在精神上感染着他人。
《新京报》呼吁大众“以平常心看待莫言获奖”,这或许是最合适的方式。无论是陈丹青指出的莫言获奖属于国家政治原因,还是莫言的作品理应获此殊荣。
文学作品首先是带有作家个人特色去进行创作的,尽管时代背景是无法忽略的原因,但读者在阅读时更多是进入作家建立的世界中,所以文学作品无论取得什么奖项,也不代表整个中国文学或者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就是无法企及的高度了,同样的,即使莫言没有获奖,也不代表中国文学落后于其他文学。




文学作品@陈丹青:莫言的东西没看过,但我知道他获奖与作品无关
文章插图

陈丹青对于莫言的评价只能是站在个人角度去看待问题,不存在任何语言上或者思想上的错误,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都让大众收获到一定的信息。
总结“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
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意识活动,培养了人对于美的体验,从文学中感受到现实生活的魅力,也让人获得生活实践的经验,丰富人的精神思想,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文学作品@陈丹青:莫言的东西没看过,但我知道他获奖与作品无关
文章插图

【 文学作品@陈丹青:莫言的东西没看过,但我知道他获奖与作品无关】莫言获奖更重要的意义是让普通大众关注文学,让热爱文学的人更加坚定中国文学的道路,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