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看综艺好笑,“听”综艺好哭( 三 )


第二天他又去公园 , 发现爸爸还在那里坐着 。 “他坐在台阶上低着头抽烟 , 看起来很憔悴 。 ”
后来他打电话给爸爸单位才知道 , 原来爸爸失业了 。 因为怕自己跟妈妈担心 , 所以爸爸装得跟没事人一样 , 照常上班、下班……“我真不知道他每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 ”
这是中年男子失业的缩影:作为一个很传统的中国式父亲 , 只会做 , 不擅长说 , 有苦有累自己扛;有些网友说 , 与其坐一天还不如去跑外卖 , 但他又有自己放不下的尊严……
这些难以理解的低落 , 都在真实发生着 。 /《大时代》
为了生活 , 大家都有自己的委屈 。
遭受职场PUA却还要为老板说话的女生;辛辛苦苦工作小半年 , 在转正前一天被辞退的新人;明明受不了公司酒文化 , 却依然要陪着笑脸喝到最后一刻的员工……
听到这些故事时 , 弹幕中的许多网友愤怒值已经拉满 , 或许是自己有过相同的经历 , 或许是切身体会到当这些事情落到自己头上时该有多难 。
好在 , 生活中的温暖足以帮我们抵御坎坷 。
比如 , 那位在转正前被辞退的小姐姐 , 在回家路上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士司机 。 师傅在瓢泼大雨中接上她 , 发现她不停看计时器后问她是不是担心车费的问题 。
小姐姐忍着哭腔如实相告:“我今天被开除了 , 打车没法报销 。 ”
在得知女孩平常的路费都是32块钱时 , 这位的士师傅在跳表到32元时默默抬起了计价器 , 下车时还把雨伞递给了这位小姐姐 , 告诉她:“小姑娘你还年轻 , 以后有的是好工作 。 ”
电话的最后 , 小姐姐连道三声“谢谢您” , 不知那位“浙A”司机师傅是否正在车里听着广播 。
生活中不起眼的小插曲 , 讲出来竟然也可以这样动人 。
以纸笔为媒介 ,
用耳朵去聆听
为什么要写信 , 发消息不是更快捷吗?
为什么要听故事 , 演出来不是更好看吗?
在第一期节目中 , 董子健在读信时说道:“这些纸的质感不同 , 上面的字迹不同 , 给我的感觉就不一样 。 ”
何炅表示:“现在我也会有很喜欢的节目 , 但让我有提起笔去写一封信的冲动很难找到了 。 ”
这档节目 , 或许就是帮大家找回这种冲动 。
一封轻飘飘的信 , 却承载着沉甸甸的情感 。 /《朋友请听好2》
在《请回答1988》里 , 女主德善会给电台写信向喜欢的善宇表白;另一位小伙伴正锋也因坚持不懈地给电台写信 , 被选中公开读信……
在那个年代 , 电台不仅是一个能单方面输出的娱乐方式 , 也是能接纳每个人心事的树洞 , 甚至还能成为浪漫的表白方式 。
在节目中 , 张淇想到过去很多人都曾用电台给心爱的人点歌 , 将情愫寄托在歌曲里 , 再默默猜测远方的ta能不能听到 。
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部分都以视觉为主导 , “能发消息绝不打电话”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默契 。
然而 , 听电台和刷手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
70后坤哥曾是电台“死忠粉” , 他表示 , 在听电台的时间里 , 思路会完全跟随着电台DJ , 天马行空的想象都会从脑海中浮现 。
“男孩子嘛 , 我大学时听得最多的是张震讲鬼故事 。 每天晚上跟室友抱团听 , 太刺激了 。 ”
缺乏互动 , 交流就会逐渐凋零 。 /《海盗电台》
实际上 , 电台广播有着天然的交流优势 , 因为大家彼此不认识、看不到 , 才最有可能对陌生人放下防备 , 表现出最真实的自我 。
法国哲学家维利里奥曾表达过一种对于社会“加速”的担忧 。 他认为速度的加快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平衡 , 让人类自身对现实的感知能力逐渐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