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蟠@《古文观止》:3句虽简短,却又隐藏豁达明朗的话

文|慕亭衣
工整的对偶,华丽的辞藻,看过的国学经典中,《古文观止》绝对称得上是一本独一无二了。
什么观止?字面上的理解,就是看完这本书,其他书您可以不用看了。
我个人的理解是,止,是停止,停下来。停下来做什么?思考。
看完《古文观止》后,静心思考书里的内容给你带来了什么?这样才能发挥这本书的作用,而不是读完就过了。
但凡是读过《古文观止》的书友,几乎都会对此书赞叹不已,如果你读懂了个中内涵,相信你会对此书有不同看法的。
李蟠@《古文观止》:3句虽简短,却又隐藏豁达明朗的话
文章插图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李蟠@《古文观止》:3句虽简短,却又隐藏豁达明朗的话
文章插图

此乃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他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是隐士的快乐,从文章中便可以体验到陶渊明先生的洒脱自在的生活,不被世俗烦恼,尽情的做自我,这也是无数人心中所憧憬的简单快乐。
陶渊明先生性情闲静、沉默少言、淡泊名利。喜爱读书,往往不拘泥于字词的意义,而着重领会书中的内涵和精神。
每当先生从书中有所得,便会高兴得连吃饭都给忘了。
先生好酒,无奈家里贫寒,常常无酒可饮。亲戚朋友们知道他的嗜好,常常备好酒菜请他上门饮酒。他每次前去赴宴,总是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他醉后便自行回家,来去潇洒。
先生家中家徒四壁,连遮风挡雨都困难。他身上的粗布短衣破洞打结,破烂不堪,家中也常常无粮可食无水可饮,但他却泰然处之。
李蟠@《古文观止》:3句虽简短,却又隐藏豁达明朗的话
文章插图

先生以自娱自乐的心态书写文章,并以此表达自己的志趣。他从不计较得失,而且至死都是如此。
不拘一格的性情造就了他简单的生活,不像现在的一些人,要求他人倒是一系列的框框架架,却对自己,倒是得过且过。
这样,如何收获轻松自在的生活乐趣呢?倒不如学习陶渊明先生明镜豁达的心态,快乐真的很简单。
李蟠@《古文观止》:3句虽简短,却又隐藏豁达明朗的话
文章插图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出自韩愈的《师说》。本文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
李蟠@《古文观止》:3句虽简短,却又隐藏豁达明朗的话
文章插图

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做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便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那么我就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